待李淵和幾位丞相匆忙趕到李秀寧的別院時。接到訊息的李秀寧和李二已經在大門外等候了,眾人已經顧上行禮打招呼,而是直接趕往暖棚。
在去暖棚的路上的李淵急切的問道:“三娘!確定產量了沒有?”
“確定了,應該只會高不會低,因為還需要半個月才到收穫季節,父皇親自看看就會知道了。”李秀寧給了準確答案。
這裡的新莊稼全是從李羽的暖棚裡移栽過的,而且這些種子又是用信仰之力改良過的,不然新莊稼也不會有這樣的高產。
當李秀寧帶著李淵來到暖棚,首先看到的就是紅薯時,只見入目之處全都是綠油油一片,田壟上爬滿了綠色,中間是土豆,粗壯的土豆一株一株的整齊的長在暖棚的中心,暖棚的最裡邊是粗壯高大的玉米,一株株粗大的玉米腰身上長著像個棒槌的棒子,一看就是糧食的模樣。
幾個宰相和李淵看著這些莊稼還在打量這個暖棚,這個暖棚裡除了有三種新莊稼之外,還有各種蔬菜,整個暖棚內顯得鬱鬱蔥蔥。
這可是剛立春不久,外邊的氣候還是很冷的季節,這裡邊的黃瓜,青菜,還有那些不知名的蔬菜,竟然生機盎然,讓人心曠神怡之感。
不過他們暫時已經顧不上問這些了,主要今天過來還是看三樣新莊稼真的有那麼高的產量嗎?
“父皇這個是紅薯,中間的是土豆,最裡邊的是玉米。”李秀寧指著三種新莊稼介紹了一番。
“這些就是所謂的紅薯?”李淵看著腳下被綠色佔滿地壟的紅薯瓤子喜悅的問道。
“是的父皇,這就是紅薯不但產量高,它食用的果實是根莖是長在地下,這個紅薯據說不挑地,產量巨大,而且可以抵禦冰雹大風之類的自然災害,甚至對蝗災也有很強的抵抗力。還有健脾開胃,強腎陰,長食用可以長壽。”李秀寧詳細地介紹了紅薯的習性,產量和特點。
“三娘,你對這些紅薯最為熟悉,你來你動手,快來挖出二株讓朕看一下,等一會咱們再去看那個土豆,我現在已經等不及了。”李淵聽完心中大悅,急忙催促起來。
李秀寧現在不好意思在用手拔了,不然讓這些大臣看到,顯得自己也太不淑女了。
而是拿起一把鋤頭,舉起鋤頭照著紅薯周圍的土地鋤下,等到把周圍的泥土給清理乾淨後,這才用鋤頭把紅薯整顆給整體刨了出來。
結果隨著一大塊泥土被帶出,只見一顆腦袋頭大小和幾個拳頭大的紅薯鑲嵌在泥土中,李秀寧蹲下來把紅薯上的土抖掉,結果露出裡面大大小小的紅薯,提起來讓眾朝臣看。
“這……這就是紅薯?”眾朝臣看到紅薯的真面目時也是嚇了一跳,他們沒想到這細細的藤蔓之下,竟然長著這麼重的根莖,簡直太讓人不敢思議了。
“這棵紅薯有十幾斤,要是換算一畝地的產量來算,最少也在二千斤以上了!也就是說超過十五擔”裴寂接過整株紅薯,震驚了片刻,這才估算了下產量,臉上帶著興奮之色。
幾位朝臣聽完後激動的愣在那裡了。
“超過十五擔呀!。”
“大唐畝產超過三擔的莊家已經很少見,這可是超過……”
“這是祥瑞啊!父皇您快來看!”眾人還沒有從喜悅中還神過來,又被李建成驚喜的大叫聲打斷。
只見李建成手中提著一串沉重的紅薯,看起來比剛才李秀寧那株紅薯果實更大更重,難怪他會如此大驚小怪。
“二千斤以上!好,好!等於超過了十五擔”李淵這時才從震驚中驚醒過來,興奮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