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章諸神之戰六)
龐統眼睛一亮,滿意點了點頭,頷首道:“你小子精靈古怪,此招夠損的。然而,須知曹操與太平道、天師道頗有淵源。只怕不會輕易上當。”
“不然。”劉禪滿不在乎,不以為然,搖頭道:“曹氏嗜殺成性,號稱人屠、殺人狂魔,雙手粘滿無數人的鮮血,其封建之魏國也是建於累累白骨之上,國祚必不長久。”
“言之有理。”龐統道。
“年青時,曹操年輕氣盛,殺些人不會覺得有什麼,但如今年老力衰,眾多妻妾早已淘空其身體,加上疑心病甚重,又患頭風,聽聞其每晚惡夢纏身,甚為頹廢煩惱。治療此種病症正是太平道、天師道所短,而正是佛門所長。”
劉禪又道:“佛門之樂、誦經、焚香、唸經、坐禪、教義皆有安神醒腦之功,加上因果報應之說正為曹操所需。世人皆怕死,尤其是怕死後墮入地獄,受盡折磨。故而沙門實為曹操之救命稻草,定深受其歡迎。一旦沙門入駐,必引起道教不滿,兩教相鬥,互相傾軋,就會消耗曹操的勢力。”
“同時,佛教的傳播會極大削弱軍隊的戰鬥力。佛家戒律不得殺生,如果殺生,殺後會墮入十八城地獄,受盡折磨。罪惡深重者甚至會墮入阿鼻地獄,永遠不得超生。試想,如此教義怎會讓人敢放手去殺人。”劉禪嘿嘿笑道。
“徒兒,此計真的是毒計,殺人不見血。我看可行。”龐統眉飛色舞讚道。
“師傅,我有一個疑問,為何黃巾軍甘心為曹操所用?”劉禪問道。
“先秦道家分為老莊和黃老兩支,黃老道尊崇黃帝和老子,故稱為黃老道,盛行於漢初,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退出朝廷,遁隱民間。聲稱‘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地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宣揚末日預言。王莽篡位失敗後,漢家恢復火德,黃老道則發展出水克漢火德、土黃德克水黃德當立之說。桓帝夢老子而命邊韶撰《老子銘》,次年又祀黃老於北宮濯龍中,但沒有接受道教的改元主張,於是太平道、五斗米道在民間製造輿論,派遣眾多圖讖者宣揚漢行氣盡,黃天當立。”
“當時參與桓帝祭祀黃老的一個關鍵人物是曹操祖父曹騰。桓帝從小被宦官曹騰服侍,對其寵信有加,撰寫《老子銘》的邊韶亦為曹騰所薦,可見曹騰和黃老道關係密切。曹氏家族祖先為前漢初名相曹參,治國理政推崇黃老之術,家學淵源頗深。曹操出生於信奉道教的豪族世家,於黃老道有家學淵源,故而早年曹操運用權謀和金銀財寶,吸納了眾多方士為曹魏天命鼓吹,打造自己道教‘救世主’的形象,刻意營造得天命的輿論。何甬見曹操時說‘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橋玄以為‘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阮瑀更是聲稱‘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南陽許劭品鑑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於是鉅鹿人張角便以此為綱領,宣揚道教,尊‘中皇太一’為至尊天神,發動聲勢浩大的黃巾之亂。”劉禪奇道:“但是,師傅,你發現了沒有,他們這些首領始終沒人稱王稱帝。”
“是的,徒兒觀察細微。”龐統點頭讚許道:“數十餘年間,之前真的是沒有人主意這個問題,也許他們起義目標不是自己稱王稱帝,而是要迎候所謂‘黃天’到來吧。”
“這就說得通了,曹操後來之所以能收服青州的黃巾軍為己所用,必定與少年之時刻意渲染造勢為‘救世主’有著莫大關係,也許他在鎮壓黃巾軍之時,就已經與黃巾軍眉來眼去,勾搭成奸了。”劉禪恍然大悟,一拍案臺,完全不理會他人的眼光。
“對!黃巾軍心目中的這個‘中皇太一’至尊天神,就是這個處心積慮野心勃勃的曹操!”劉禪斬釘截鐵道。
“徒兒明見萬里,果然聰慧。”龐統讚許道:“曹操在攻打青州黃巾軍時,黃巾曾來信說,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皇太一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曹操任濟南相時,禁絕齊地祭祀漢初城陽景王,大舉搗毀其他神壇,故信中認為曹操反對神壇祭祀,和黃巾軍一樣認可存、思、修、養之術,尊崇中皇太一,故勸告曹操不要與“天命”作對。曹操接到信後,心領神會,表面上叱罵攻打,私下裡卻派人勸降。於是,兵員三十多萬、男女老弱共百萬口的青州黃巾軍,選擇了認可曹操的‘黃天’地位,歸依曹操。曹操趁勢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為青州兵。”
聽了龐統一席話,劉禪這下子才徹底明白了曹操與黃巾軍強強聯合的歷史真相。
原來兩者有著共同宗教信仰為基石,曹操方能以萬餘兵力收編三十餘萬的青州黃巾軍。正史上,這支青州兵一直保持獨立編制,對外宣揚曹操宗教地位。從家族信仰到社會輿論再到青州兵的認可,曹操宗教聲名更是廣為傳播,為此後平定中原奠定了輿論基礎。曹操去世後,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也證了他們只認可曹操的“黃天”地位。
歷史上,東漢末年的道教運動分為兩支,其領袖都姓張。東支是以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為領袖的道教太平道,掀起了曠日持久的黃巾軍起義。西支則是漢初張良後裔,天師道始祖天師張道陵、嗣師張衡、系師張魯,祖孫三代一脈相承的正一盟道,又稱天師道,時人多稱五斗米教。據傳,實際上張魯襲殺了真正的天師道始祖張修,剽竊其法而捏造父祖歷史,以張道陵名義偽作《老子想爾注》,自稱“師君”,下設“祭酒”,各領部眾,創立義舍,建立天師道政權,雄踞漢中三十年。雖然在漢中大戰中曹操敗於劉備,但張魯的天師道最終還是選擇了歸降曹操。曹操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與其結為姻親,封其五子為列侯。張魯得以“位尊上將,體及人臣,五子十室,榮並爵均”。曹操還將原巴蜀、漢中地區的大批教民遷往中原,希望透過籠絡張魯彰顯自己的宗教地位,可謂用心深遠。魏晉以後,官僚大族信奉天師道者極多,可見曹魏支援下天師道在中原傳播之廣。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