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方從筠之前的成名之戰,蔣家酒行對李記酒行——如今的李記米行,手段顯得太過凌厲兇殘,讓人望之生畏、敬而遠之,這一次在方家票號的動作可謂是潤物細無聲了。
別說是外面的人了,連方家票號內部的人,也一頭霧水,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情況。
問她做了什麼事?
不知道啊!她最開始的時候較張揚,天天跟在韓老身後拉攏關係,後來連來票號都沒有怎麼來了。
於是眾人只得懷揣著滿滿的好心,努力抑制住自己的衝動。
同時也隆重正式的向大家展現了方家鋪子的另一項業務。他們不止可以幫助針對競爭對手,還可以於內幫忙清理門戶。
在名聲傳遍明州的第五天,鋪子外面貼出了一張告示,招人。
不可能一直都買下人,讓賣了死契的下人來鋪子幫忙。這樣放心是放心了,和能力不足。並不是每一次都能這麼好運氣的找到如苡藍這般有野心有有能力的人的。
方從筠想了想,既然覺得陌生外人讓她放心不下,那麼久設立出重重規矩,限制他們可能會出現的背叛。規矩苛刻森嚴,但奈何月薪高,屬於一人能進來做事幹活,全家都不愁吃喝。
不過,不管怎麼說,鋪子總算是擴張了。
方從筠說道:“這次總共挑進了二十個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明州人,家底清白,沒有是否。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讓他們熟悉鋪子的情況。阿你跟著我做事這麼久,應當也總結出了一些規律,大商行情況複雜,但小鋪子簡單多了,來來回回那麼幾招——讓他們新人手後,可以交給他們練練手。”
見阿欲言又止,明顯是不放心。
她笑了,“如果他們不能解決,你再出面繼續解決。本來這種事,也很少是一次能解決的。咱們這行,是看的長期效益,而不是短期利潤。”
“說到這裡,咱們還得再立一個規矩——只能接一家的生意。兩家打擂臺,我們若接了其一家的生意,便不能再接另一家的生意了。”
“為什麼啊!”有人不解的發問,這樣豈不是會流失了起碼有一半的顧客嗎?
“這樣才能長期穩固的建立起顧客群啊!否則,你今天接了東家的單子,幫他去對待西家,明兒又去幫西家打壓東家……你說這樣一來,這兩家人之後還會繼續找來找我們嗎?做人不能做牆頭草,生意亦然。雖說生意人都是和氣生財,都某些時候,卻也必須立場分明,否則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是她前兩天剛想起的規矩,之前鋪子裡小商鋪的生意都是阿直接接手在管,她沒有怎麼注意到這裡面存在的弊端。
也幸好當時大家都還猶豫不決,沒有像現在這樣火爆,同時出現兩個是競爭對手的商家一起門,要求他們幫忙對付對方。
不然被有心人揪住,將事情鬧大,怕是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商譽,讓許多顧客對他們不滿——商人追求的都是利潤最大化。他們肉疼的花銀子來,不是讓人針對競爭對手欺負幾天,完事,然後過段時間又被競爭對手反過來針對的。
“那讓他們跟著誰?”阿問道,摸了摸鼻子,“方姑娘,我可是不行的,千萬別指給我。”
他一個沒用過學,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人,能有現在也是靠著當初跟著方從筠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完全的實幹派,理論基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