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從筠:“……”
在孝王太妃這話說出了沒多久,裡屋裡有凳子挪動的聲音,不大一會兒便看見五十多歲的老御醫與身邊領著藥箱的小廝走了出來。
……
此舉乃是兵行險招,幸好是贏了。
方從筠一口一口喂著童童喝湯,他體內的毒大多都被針逼了出來,不過仍有餘毒未清,但她覺得這樣已是很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暈倒的那一日便是童童體內的毒發作的時候,命懸一線,險些這麼去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蔣邃和孝王太妃才不惜拿御醫全家下的性命相逼,要他儘快找出解毒之法,不給他們拖延時間的機會。
御醫的德行,他們最是清楚不過了,皇宮裡是非多,保命是最為要緊的,不下猛藥不做急救,什麼事兒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給他們的脖子套繩子,他們真能磨磨蹭蹭的讓童童捱到毒發身亡,要不誤打誤撞,真讓他們的溫和治療之法給解了毒。
方從筠大不了也清楚達官貴族裡的門門道道,皇室裡的這些彎彎繞繞不知道了,故而她將御醫們當成大恩人,很是感恩,覺得他們願意以自己的性命作為擔保,豁出去救了童童,簡直是行操高尚。
不為良相,但為良醫。
方從筠難得真誠的對著老御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老御醫臉的神色很是複雜連連直呼“不敢當、不敢當”。
孝王太妃輕蔑的勾起了嘴角,瞥了老御醫一眼,冷冷哼了聲,轉頭進裡屋看童童去了,還良醫呢!連個毒都不能一次性給解清了,童童還這般小,也不知道殘留在他體內的餘毒多不多,對他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反正,孝王太妃對這個結果是非常的不滿意。
以及,對那個自己兒子和童童都百般推崇的人,也不是很滿意。
她喜歡有脾氣有性子的人,便是沒有規矩,直率一些也無妨,最重要的是敢作敢當。可這位方姑娘呢……孝王太妃搖了搖頭,太過拘謹,看似平和實際是隱忍而不發,心眼兒太多了些。
身為皇室人,心眼兒多的人她見的還少了嗎?
不過是礙於自己兒子的面子,和童童的面子,不能直說罷了。罷了罷了,反正也是一個過客罷了,等童童病好了,想必她該回她的明州去了。
……
孝王太妃再看重童童,也是多派幾個下人服侍他,每天多問候他幾句、多來看看他,多送他一些有趣的玩意兒給他,多敲打下人抬舉他的身份……
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了。
不過這些對於孝王太妃而已,做的也已經足夠多和好了,當初她對自己的親兒子也這個待遇。皇家貴族的規矩是這樣,便是母子也不會特別親近,孩子一出生便是交給奶孃和嬤嬤照顧。
若是換個其他孩子,怕還真被這麼迷惑了眼睛,覺得足夠了。
但是童童不行。
他本身從小是個孤兒,最渴望的便是親情和關愛,他知道太妃嬸嬸和蔣邃哥哥對他很好,可這種好猶如霧裡看花,摸不著抱不到,身邊的年長的丫鬟姐姐也是恪守規矩,除了和自己年紀相當的小丫鬟說話肆無忌憚了些,他感覺冷冰冰的,沒有一絲溫度。
所以他特別特別的想方姐姐。
方姐姐會抱他,親他,哄他睡覺……方姐姐的家裡,有活潑的阿哥哥會偷偷帶著他街玩,有喜歡摸他頭的馬嬸會給他做各種好吃的,有侍童陪他玩,雖然每次侍童和他發生爭執後,大家都會立馬勸哄侍童不要耍性子,可他想說其實他一點兒都不介意的……哦,還有侍童的親姐姐,他也知道她對他好是為了侍童,想讓他待侍童多好一點,不過他也還是很喜歡她。
他羨慕侍童,有苡藍姐姐這麼好的親姐姐;他又不是特別羨慕他,侍童有苡藍姐姐,他有方姐姐啊!
在知道自己生病了後,他開始念著方姐姐。
他知道這樣不好,可是他想,他都生病了呀!他生了這麼嚴重的病,任性一下下應該是可以的!
本來自
book41index.
喜歡妃常霸道:啟奏王爺王妃又跑了請大家收藏:()妃常霸道:啟奏王爺王妃又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