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不在意太原王家是站在李唐,還是站在瀋陽,他知道足夠的利益會讓這些世家門閥拋棄一切。
而在意太原王家站在李世民一邊的是太子李建成,這意味著李世民不僅擁有軍權,還在世家門閥中開始有自己的聲音,這是他無法容忍的。
現在的他沒有了李元吉鼓動,動手不再激烈,而是非常隱蔽。比如開始把天策府的文官安排到各種閒職中,把一部分武將安排到隴西,蜀中去。
李世民心中非常的氣苦,他面對是瀋陽這隻猛虎,沒有想到自己的太子哥哥在後面使刀子,而且讓他痛,還說不出來。
他知道這樣下去,自己的天策府遲早會被李建成肢解,到時候自己別說是奪權,就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心中開始起殺心,但他知道現在他在太原,除了起兵造反外,他沒有任何勝算。但起兵造反,沒有外援,是根本沒有辦法和長安抗衡。
如果起兵造反,找瀋陽背書,能贏,但他沒有把握。他太瞭解吳歡了,那個人非常心疼百姓。真自己造反,他不可能幫自己,不在背後來一下就好了。
那就只能回長安,和自己的太子哥哥,面對面的拆招,利用李建成的內心軟弱,戰勝他。
他想到這裡,就打定主意回長安。
回長安是要時機的,移民風潮穩定下來,還不能走。還要注意河套地區的瀋陽軍動向,在確定完全沒有瀋陽軍隊入侵的可能之後。
還要有一個足夠他回長安的藉口,現在這個藉口就是帶足夠多的棉花製品,回到長安當祥瑞進獻。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內鬥越來越狠,這吳歡早就知道,他沒有時間這對遲早自相殘殺的兄弟,他手上的事情多的很,瀋陽連線九原這條大動脈就是相當的扎手。
建造這條長達1200公里的鐵路,怎麼扎手?錢有,鋼鐵也有。但人口不夠,處處受到瓶頸。因為,九原城要建造,歸化城建造,集寧要建造,還有海南島,大琉球,美洲,都需要人口。
吳歡也知道從中原移民也不大可能,畢竟現在的中原最多1千多萬人,再怎麼搶也搶不到多少人。所以只能等,等人口增長。
軍事建設已經到了能完全自保的階段,所以他把目標轉向農業。
在未開發的遼東平原上,土地非常肥沃,這不錯。但這裡因為是未開發,一切都是看天吃飯,這不符合吳歡的脾性,大規模的農業基礎建設是必須進行。
他開始讓人建造水壩,水渠,這些基礎。讓人捉摸不頭是的,他下令平整大面積的土地,特別是那種上萬畝的大田。
擁有這些土地的百姓,打破腦袋也不明白,他們崇敬的王爺為什麼會這樣荒唐的政令。這土地怎麼分,怎麼種?腹誹歸腹誹,但還是貫徹下去。
吳歡這樣下令自然為機械化,耕地用的大型圓耕犁,平整土地用的是大型的耙犁。這些現在都是用騾馬拉的。很快就會研究拖拉機,研究出收割機,這樣能大量的從土地裡解放人口。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