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纏繞著麻繩的馬鞭,抽在趙德言的臉上,從右額頭抽到左嘴角,直接把右眼珠抽碎了。
趙德言慘叫的捂著眼睛蹲在地上,鮮血從指縫中流出。
頡利看都不看趙德言一眼,雙腿夾馬肚,馬匹箭一樣往前奔去。
後面的騎兵還會從趙德言身邊走過,給趙德言留個空隙。
但不知道誰,是故意的,還是真沒有看到趙德言,把他撞到了,從他身上踩過。
等十多萬突厥人離開定襄城的時候,誰也找不到趙德言,因為他被踩成了灰塵。
韓孝基帶著部隊撲到定襄城的時候,城內只有幾百撿便宜的馬匪,然後就是一地的臭烘烘的馬糞和漫天飛舞的蒼蠅。
突襲頡利,圍城而殲的計劃沒有完成,只能使用備用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驅虎吞狼之計。就是緊緊的跟隨在頡利後面,停下里來就吃掉他的後隊,讓他只能往西邊跑,不停的跑。
在追趕中不停的消耗頡利實力,迫使他逃跑中,裹挾沿途的部落補充自己的實力,以達到清除草原突厥勢力的目的。
很多人不明白吳歡不是給突利那麼豐厚的條件麼?不是缺人麼?為什麼玩這套驅虎吞狼?
統治者上面的許願和下面實際操作是完全兩碼事情。而軍隊實施的和行政考慮也不一樣。
吳歡考慮的是全域性,即想擁有新佔領土地上的人口,又想他們對自己臣服,效忠,還想給後面國家,部族一個很好的榜樣。
軍隊的目的就簡單粗暴了,用盡一切手段消滅對手。他們不會為吳歡的許願而手下留情,這是因為對突利的許願,並不是對軍隊的命令,他們沒有義務遵守。
當然吳歡也不會荒唐到下不攻擊突厥部族的命令,畢竟他是那個是那個捨不得一個部下陣亡的人。
騎兵在定襄城休整,一是經過1200裡的奔襲,要給馬匹的休息,要不然,馬匹會大量的死亡。
二是等待後續的步兵,讓他們接手定襄城,省的被唐軍撿便宜。
三是讓頡利有時間收攏軍隊,部族,讓他的軍隊更加強大,西去的時候,更加有力量的摧毀一切。
鎮守忻州李道宗繃緊神經的聽著斥候的報告,2天前定襄城出現大規模的異動。
他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定襄城的突厥動靜,他一直認為頡利要對忻州下手。畢竟這幾年突厥年年受災,這些正值小麥收穫後,正是突厥來打草谷最好的時間。
他一邊下令堅壁清野,一邊徵集軍隊,守衛忻州城。
沒有兩天,他卻收到瀋陽軍隊進入定襄城訊息,這讓他非常的吃驚。
他謀士的口中得到訊息,上一次,瀋陽軍隊出現在定襄城是因為隋廷,強行遷走隋廷的遺老遺少。這次有為什麼呢?他一頭迷霧。
又等了2天,後續的部隊抵達定襄城一帶的時候,他才知道,上次是為了人,這次是為了土地。
他非常後悔,那2天為什麼不派人搶定襄城?哪怕是去給兵也好,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告訴這些瀋陽軍隊,這是大唐忻州都督府的地盤。
當然他也知道,後悔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下一步做些什麼,能把定襄城拿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定襄城是長城防線重要的節點,以前被突厥佔據,使長城防線成為擺設。當然突厥人為進出自由,已經把長城扒了幾個大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