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朝廷要!給還是不給?這是最直接的問題,也是最緊要的問題。朝廷讓交出火器,他不給麼?不給就是造反,給了又心不甘情不願。
某種程度來說馮盎是忠於李唐王朝的,嗯!是忠於中原王朝。否則也不會李唐定過不久就派人去歸附。
馮智戣:“給!不僅我們心不甘,還得罪了瀋陽王。不給,我們形同造反!這的確棘手。”
馮智戴:“把持火器的部隊藏起來?”
馮智戣:“怎麼藏?談殿那些蠻人時時想把我們置於死地。我們稍有動靜,他們立刻向朝廷報告。
況且,我們從吳歡那裡得到數萬套甲冑武器,已經讓那些蠻人非常忌憚,朝廷也更加忌憚我們。
據我所知,就算朝廷,火器也不過3,4千支。送給父親那支金槍,連朝廷都沒有!如果瀋陽王給我們幾千支火器,朝廷一定對這批武器垂涎三尺。
我們現在有絕對的武力優勢,如果有了這批武器,不僅沒有一點好處,相反,還可能帶數不盡的麻煩。”
馮盎:“武器的事情先丟一邊,說說還有其他需要的麼?”
馮智戣想想說道:“太多了,船隻,高產糧種,輪子,水輪鋸,……。”
馮智戴突然插話說道:“父親,我們買不買武器這慢慢考慮。我們軍隊的紀律,素質都太差了。
你們看到沒有,他們軍隊,他們計程車兵,一個一個精神氣,當年的魏武卒也不過如此。如果我們的軍隊的得到這樣的訓練,戰力必定大提升。”
馮盎點點頭說道:“你說他瀋陽王願意麼?”
馮智戴:“父親你可以要求啊!願意不願意,沒有有問過我們也不知道。其實我聽到一些海客的訊息,瀋陽王把吳王杜伏威弄到我們對面大島了。真我們受排擠重了,我們也讓瀋陽王給我們安排一個島。”
馮盎早就得到訊息,大致也知道個清楚。他不是杜伏威混混出身,只求榮華富貴,有命享受就可以。他是嶺南名門之後,高涼太守之孫,讓他去海上當草頭王,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馮智戣:“二弟,你胡說什麼?我們的根在高州,我們的基業也在高州,我們往那走?”
馮盎舉手讓兩人安靜,帳篷裡安靜下來,好久,馮盎說道:“這事情我和瀋陽王提一下,大郎,你剛才說船?什麼船?”
馮智戣:“海船!我們雖然入股了,但我們還是要有我們自己的海船隊,把我們嶺南的東西運林邑,或者往揚州,甚至長安。”
馮盎:“我們不是有自己的船麼?”
馮智戣:“我們的船和瀋陽的船根本就不能比,我們的船最多就是千擔,而且平底的,海邊風平浪靜的時候還行,但起風浪扛不住。”
馮盎點點頭說道:“大郎你覺得要多少擔的大船?”
馮智戣:“他們最大的戰艦我們肯定要不到,我們就要他們最多的船,四五千擔的那種!”
馮盎:“他們不給呢?”
馮智戴:“買!跑上兩趟船錢就回來了。看他們去一趟林邑,結果就把林邑拆回去了,那錢……不得了!要是我們也攻下幾個城?”
馮智戣腦中劃個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有瀋陽的武力麼?不過你到是指出了一條路!”
馮盎頓時明白了馮智戣的意思,介面說道:“大郎,你的意思是我們派人到南洋,攻下一城,專門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