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英男和其他幾個做父輩的,都看著他們用餐,臉上笑眯眯的,顯得很開心。
整個晚宴也在和諧、溫馨的氣氛中進行。
一餐飯吃了兩三個小時,那個少女也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眼睛睜開望著房間的上方。
於遠不禁感嘆從事女體盛的女孩收入雖然很高,但這樣的事情,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只能說,有什麼的行業出現,自然就有人去從事這樣的工作。
吃完晚飯,於遠他們又到了另一個大廳觀看藝伎的歌舞表演。
表演的藝伎都是化濃妝,基本上整個臉都塗滿了脂粉,根本看不出原來得膚色。
倒是那各種顏色的和服,確實讓於遠眼前一亮。
和服確實是最能體現出島國女子那種溫順的性格特點,在電視裡我們看到那些島國女子穿著和服,腳下的木屐‘踢踏踢踏’地跟在男人的身邊,確實有一種小鳥依人的感覺。
島國的和服,其實就是源自我們唐朝的唐裝,一直到現在,基本的樣式都保留了下來。
不同的只是不同的帶子以及綁捆的方法。
原來的和服著裝,在島國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
比如已婚的女性穿的是留袖的和服。
留袖的和服,就是把和服的袖子剪短了,原來寬大的袖子變窄小了,估計是為了方便操勞家務。
未婚的少女穿的和服是振袖的,也就像我們華夏的古裝戲的戲服那種寬大的袖子。<到120,垂下後,袖子的振邊可以直拖到腳後跟。<到98,袖子垂下後,到達小腿彎。<,短小,充滿青春的氣息。
和服雖然是華夏古代服裝藝術的巔峰之作,現在卻成為了島國的服裝文化的象徵。
和服上面那些高雅又優美的圖案,確實能給人美的享受。
特別是穿著和服走在大街上,就好像是一塊塊移動的美麗的畫布!
當然,如果有幸能親手解開和服,那種視覺上的享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到底美不美!
或許是這種場合,總是能帶動男人的某種情緒,秦尚武幾個父輩都不由自主地跟著舞蹈哼著曲兒,搖晃著身體,不時地舉起酒杯,喝著島國的清酒。
在舞蹈結束一曲之後,還會上臺唱上一首歌。
很有點狂放不羈的味道。
於遠也在他們的要求下,上臺唱了一首日語版的《北國之春》。
坐在臺下的眾人大為驚歎,三木靜子更是跑到臺上圍繞著於遠伴舞。
於遠唱完下來,田中太郎連連‘喲西喲西’,“小遠,你唱歌比我聽到過的歌星唱歌都好聽,如果你去做歌星,憑你的相貌和聲音,絕對是國際巨星!”
三木英男,“太郎,你說小遠還會去做那個行當嗎?”
田中太郎,“那當然不可能,我只是形容小遠唱歌好聽罷了,英男,形容你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