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遠說的這個事情,絕對不是信口開河,而是後世裡的一些經濟學者經過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
這個時代的華夏,經濟上是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很多產業因為依賴外來的技術,自己也就根本沒有想到去發展,或者被國外更加先進的技術打壓得無法發展,最終只能藉助海外的資本發展,企業自然就落入海外資本的手裡。
這就是後世的華夏,在技術上進步一直很緩慢的主要原因!
將心比心,我們華夏不希望國內的企業完全失去自主權,那麼島國的企業也是一樣,他們也希望引進的外資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企業又能掌握在島國的企業手中。
三木英男,“那我們就從小企業入手,自己整合起來,同樣能做大做強!”
於遠搖搖頭,“這不是我們的目的!”
“我們的目的是能夠獲取先進的技術,光靠自己研發的時間會拖得太長,到時候不一定能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啊!”
“再說,目前一些企業的行為,說不定還有其他的原因影響,他們和這些財閥、財團其實是一體的,代表的也是他們的利益為主!”
瞭解島國這段時間歷史的人就知道,這個時候,島國政府也正在為他們的經濟焦頭爛額,他們是很希望外來資本能促進島國的經濟發展的。
但他們的注意力不會放在技術專利上,而是會擔心對他們經濟造成破壞。
這裡面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對島國自己的工業和科技實力有自信。
第二,技術專利這個東西,對於禁運的技術專利,他們肯定不會輕易放手,至於以後研發出來新的專利,他們也沒辦法阻攔。
再說,沒有人知道島國以後哪些技術最重要。
可是,於遠知道世界發展的速度啊!
知道現在很多還在發展中的技術,在後世卻是舉足輕重!
三木英男還是不大相信,“於先生,我們遠方集團是香港的企業,和大陸的企業還是有區別的。”
於遠點點頭,“是有區別,但我們遠方集團沒有國外的資本參與在其中,他們還是不會那麼放心,至少在影響島國經濟這一點上,他們不會放心!”
餘香也有點焦急了,“小遠,那怎麼辦?”
於遠說出了他的想法,“我認為,你們也應該以財團的形式,把你們不能用收購方式達成目標的企業拉進來,組成環狀持股,真正成為一個有華夏企業參與的島國財團。”
“餘香姐,我們遠方集團甚至可以用優惠條件和資金、股權,換取共享以後研發出來的專利權!”
三木英男,“那要具體怎麼操作?”
於遠認真思考了一會兒,“遠方集團和櫻花基金,這一段時間立即改變合作模式,透過櫻花銀行作為依託,開始組建財團,三木先生對外界宣佈吸收香港的港資企業加入,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軍華夏市場!”
“餘香姐,我們遠方集團現在在資源和糧食方面的佈局已經基本完成,而且還在迅速擴張,而島國在資源和糧食上都是缺乏的,首先對島國的政府就很有吸引力!”
“我們的遠方集團的目標,從來就是做實業,同樣是最需要資源,我們可以用資源換取技術,遠方總部會調集資源配合你們!”
三木英男提出疑問,“如果我們是以財團的形式運作,那不是帶著他們發財,又沒辦法得到他們的企業,如何得到他們的技術?”
於遠問,“現在我們收購或者控股的企業有哪些你們比較看好的沒有?”
三木英男想了想,“我們收購和控股的企業涉及面比較雜,三井的一些產業給我們先不提。”
“有一家信越是從事化工原料的,村田和tdk公司在陶瓷粉材料方面有些建樹,在原材料還有羅門哈斯在樹脂材料學走得比較前面,jx公司在金屬材料也比較專精,還有東邦公司的碳纖維研發,電池能源有紫園和高慧......”
“島國電子和肯高屬於光學領域,日東電工、羅姆生產元器件,gigaphoton公司研發鐳射器,安川公司致力於核心演算法和工業機器人,還有就是做真空蒸鍍技術的dnp公司......”
“工業類的比較多,拿下了山崎馬紮克機床,大隈重工,牧野加工中心,神戶制鋼所,iko軸承,荏原製作所,金剛組、淺田鐵工......”
於遠很驚訝,“你們拿下了山崎馬紮克,還不滿足啊,還說手上沒有大企業!”
三木英男,“於先生認為馬紮克很大嗎?它在島國屬於中型企業而已,我們想要的是六大財團旗下的一些重型工業和電子製造,那才是真正的大企業!”
於遠這才想起來,山崎馬紮克雖然是原來的財閥產物,但它的發展方向是智慧數控機床,雖然現在已經很出名了,但也沒有後世那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