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國家的人才學成之後,卻因為國內沒有滿足他們研究和生活的條件,最終讓人才為歐美服務,我不甘心!”
李博士,“我還以為於總是想為你們企業收羅人才呢!”
於遠的態度,“肯定想,哪個企業會嫌人才太多?但我們不強求,只是希望在國外的學子,如果能學有所成,能把技術專利帶回我們華夏!”
李博士感嘆,“其實在海外的大部分人,還是心向著我們華夏的,但是華夏在基礎研究方面目前還比較薄弱,無論是技術條件還是實驗室條件都無法滿足需要。”
“當然,個人待遇也是一方面,歐美各國為了留住我們,都是開出各種很高的條件,同等待遇,國內也做不到,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這一點也是無可厚非的。”
於遠很認同李博士的說法,華夏這一百多年來漂洋過海、背井離鄉的華僑多不勝數,很多都是為了能尋求更好的生活。
他們中的愛國人士同樣是多如牛毛。
華夏近代史上遭受了諸多磨難,力求改變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華僑,在那個年代都選擇為國效力。
推翻腐朽的滿清王朝,興起華夏的民主運動,帶領我們華夏民族抵抗侵略,建立起全新華夏的人群中,有多少是在海外學習到新思想和先進理念的華人華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的開國總理是留歐歸來的!
我們的是留法歸來的!
我們在抵抗外敵的侵略戰爭中,無論在歐美還是在南洋的華僑群體,捐錢捐物,直至回國參戰!
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發生在海外的華人和華僑身上!
歷史不會忘記他們,於遠也希望生活在新華夏的年輕一代不要忘記他們!
在海外的華人和華僑,只有自己過上了好日子,才能有能力為自己的祖國出錢出力!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家都沒辦法照顧,就希望他大公無私地為國家著想,為民族著想,那不現實!
大家都是普通人,還不是要吃飯睡覺。
無法生存,還整天談奉獻,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點扯淡!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像錢學森這樣的民族英雄。
他們從來沒有去想過自己的物質生活,一心為了祖國的強大而奉獻自己。
但是,於遠認為,我們不能強求每一個人都成為像錢學森這樣讓人敬仰的人。
那不現實!
只要在達到他們的條件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為祖國服務,就是有一顆報國之心,就是真正優秀的人才!
所以,要想海外的人才歸來,最重要的是能滿足他們生活、工作的環境和土壤!
就說李博士,他同樣是希望能回國創業,擁有他自己的財富和地位。
這是無可厚非的。
於遠知道後世裡發生的事情,也知道李博士回國創業的故事裡,甚至有很多浪漫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