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元月22日,‘瓊民源’和歷史一樣衝上26.18元的高位,於遠賺了個盆滿缽滿!
程桂蘭看著銀行賬戶上那天文數字一樣的無數個零,張得老大的嘴巴久久閉不上,眼睛揉了又揉,數了一遍又一遍,才頹然地說:“小遠,我是不是做夢啊!賺錢還能這樣賺的,那媽媽做的生意還有什麼意義?”
“媽,炒股是一種建立在分析、資訊的基礎上的投機行為,在股市上傾家蕩產的人遠遠比發財的人多,兒子能賺到錢的原因您又不是不知道,這是沒有可比性的!”
“您做的是實業,不僅是賺錢,還解決了別人的工作崗位,幫助了別人!為社會解決就業問題做出了貢獻!”
“那兒子,以後我們店就不賺錢了,把錢都分給大家!”
“媽,你那是做慈善嗎?如果你這樣做了,哪一天店沒開了,他們去別的地方工作,還會滿足低工資嗎?那樣不是害了人家嗎!再說你能開幾家店?幫幾個人?”
“做生意不是做慈善,都如你所想,那這個世界上還會有大公司、大企業嗎?科技和社會還能發展嗎?”
程桂蘭想了想,說:“兒子,我明白了,我們可以給員工待遇好一點,福利高一些,但做生意有做生意的規矩,不然,誰會願意去努力呢?錢賺來也不是說就要花掉,還有很多其他的用處。是不是這個理?”
“對!”於遠想不到媽媽能這麼快就明白賺錢和用錢的道理。
收穫了‘瓊民源’這一次股市紅利後,於遠手上的資金一下子變成了2.5億多,‘瓊民源’事件,2月1日還有一次餘波,但到時候估計超底價格會在10元到15元左右,不會有這麼豐厚的收穫了。
但96到97年的股市,績優股價值投資形成的紅利,一直到97年五月,還可以狠狠地收割一波尾巴。運作的好,說不準就能讓手裡的錢翻上幾倍!
這種賺爽錢、賺快錢的事,是於遠的最愛!
......
於遠又在榕城市好好地逛了幾天,他打算在東方大街找一塊地方,先以自用商住名義佔一塊地盤,等待房地產的第一波小紅利。
當想到必須有人在榕城具體操作時,於遠不由得感嘆沒有人手可用。
程桂蘭不服氣了:“兒子,媽媽可以來操作啊!媽媽現在和你方嬸都已經脫離了具體的事情,飯店裡只要一個人在就可以了,還有你方叔,也可以到榕城來。”
“至於家裡,你們現在都在店裡吃飯,不要我來操心,榕城離青山不是太遠,我只要每週來來去去就可以了。”
“媽,這事不急,我們回家商量一下再說。”
於遠不急,房地產的春天還沒到來。即使看準房地產市場也肯定以京城、滬市和特區為龍頭,不可能先在榕城發展。只是作為海西人,於遠想在這個自己上輩子生活、掙扎了幾十年的城市擁有一個落腳之地而已。
他的精力和資金在目前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期貨。
等這幾個月股市的紅利拿到,就要開始考慮如何進入國際市場在石油期貨上分一杯羹!這些都是上輩子有心卻沒本事做的事,一些重要的事件還是記在腦海中的!
回青山時,於遠幾人是租了兩部計程車回去的。
一個原因是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兩部車都放得滿滿當當的,最後吉他還必須拿在手上。
第二個原因是差幾天就要過年了,在春運期間能不能買到票是個問題,買到票了帶這麼多東西坐車還是要人命!
當於遠提計程車時,程桂蘭習慣性地反對。
於遠說:“媽,錢賺來不就是為了花嗎?我還想讓你和我爸、方叔他們都去培訓開車,免得回老家看外公外婆和師父還要走那麼遠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