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頓對於這場戰鬥如此上心,其實並非是出於什麼偉大的情懷。比如為了和平與正義啊,為了全人類啊等等這些狗屁理由。
他的目的十分的簡單,就是為了可以讓莫林不用為這個世界操太多的心。
布蘭頓知道,莫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知道,在這場戰爭中,這些屬於廢物之間的對決即士兵之間的戰鬥)莫林不出手的原因。
正是因為了解這些,布蘭頓便必須要努力。他必須要指揮好現有的這些力量,他要讓莫林看到,在士兵級別的戰鬥中,他們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有他在,這些士兵們便不是什麼也做不到的幼兒,必須要依靠更加強大的力量才能夠生存下來。
而也只有這樣,莫林才不至於,對於這個世界處處都要操心,處處都要伸手去管。也使人類不至於處處都需要莫林。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莫林便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他生存的意義,便也蕩然無存了。
每個人的生命意義其實都是自私的,所做的奉獻,也是一種自我滿足和使命感。但是,一個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心,處理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這才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意義,如果一個人生下來,便處於一點體悟和思考的時間都沒有的忙碌之中,那麼,他就是一部可憐的機器。
就對他自己而言,並不能稱為一個人。
一個人必須要有自我存在感,要能夠真正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要有那麼一刻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存在的快樂所在。
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這部分時間,便是布蘭頓要為莫林所爭取的。
對於布蘭頓來說,他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毫不起眼地輔佐莫林。就像現在這樣,他奔走忙碌,所有人都會認為,他是為了全人類的戰爭,而其實,他為的,卻只有莫林。
布蘭頓只希望自己如此做,而莫林會不會知道,他並不會太過在意。也不是說不在意,而是無論莫林在意不在意,他都會如此做。
而他要做出什麼樣的努力,才能扭轉當下的困局呢?
布蘭頓找到了瓦瑞安,告訴他,當前邊發起最後的總攻時,他一定要讓人類士兵全部都衝上來,一起在峽谷的這一段佔據一片領地。
此時,瓦瑞安已經完全認同布蘭頓的做法了。
在之前的戰鬥中,火焰大軍幾乎就要衝出峽谷,而且,那些巨大的力量對於山體的破壞,也終於讓瓦瑞安認識到:
不將火焰大軍抑制在峽谷的另一端,是完全不行的,於是,他向布蘭頓做出了保證,他一定會帶領士兵在那一時刻衝上來的。
於是,布蘭頓的計劃便開始實施了。
當然,這是一個倉促之下,溝通不足的計劃,但是,此時也無法做到那麼細緻,只能執行下去看結果了。
首先便是四位紅衣主教的行動。
他們在一個十分寬廣的區域,按照正方形的四個點站住,然後便開始念起聖光的咒語來。
四道金光從天而降,降落在他們的法杖之上。在炮火紛飛之下,這四道金光如同擎天之柱,似乎永遠不會倒下。
事實也是如此,聖光之力保護住了四位紅衣主教,那些爆炸根本就無法觸及他們聖光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