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消滅了熔火巨人後,立即離開了這裡,因為已經推測出了炎魔之王的情況,不管其是真還是假,莫林都要努力一下的。
而就在莫林奔向熔火地窟的遠方時,地面上的戰爭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聽從了瑞沃斯的建議後,嗯,對,就是聽從了瑞沃斯的建議。
對於一些牛人來說,別人的建議基本是不會聽的,要讓這樣的牛人聽從別人的建議,其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現實告訴這樣的牛人——
你真的一點都不牛逼!
在血淋淋如果火焰大軍也有血可流的話)的現實面前,火焰大軍的將領也都明白了,自己在面對弱小的凡人的戰爭中,處理戰事的能力,真的是水的一塌糊塗。
其實,對於火焰統領來說,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水,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他們都是火焰組成的,哪裡會弄出水來?
在聽了瑞沃斯的計策後,火焰將領立即組織火焰大軍開始分散行事。
第一次,火焰大軍開始了不與眼前的敵人進行正面的作戰了。
他們快速後撤,同時,向兩側翼開始散開。火焰大軍的速度還是可以的,而且他們的統一性還是要比凡人部隊強的。
就這樣,火焰大軍立即就分裂成了兩股勢力,並且不再跟聯軍做正面的對戰了。
面對火焰大軍的變陣,布蘭頓一下子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其實,此時的聯軍,正面作戰對他們是有力的。而且,他們在做準備時,也側重於正面的戰鬥,所以對於人員的安排,還是以正面作戰為主。
而此時,也是看出來,力量種類多對於聯軍的不利之處了。
對於戰鬥形式單一的火焰大軍來說,他們只需要“咔嚓”一劈兩半就可以了,涉及不到太多的問題。
但是,聯軍要是分開行動的話,就要耗費許多的排程情況了。
雖然說,聯軍這裡大致分為近戰,遠端和施法者三類力量。
其實,就是這麼分,都沒有分的乾脆。
你就說在近戰之中,那聖騎士和利爪德魯伊是不是施法者?人家也算啊。
或者,在施法者裡,魔法師和負責進攻的薩滿祭司,是不是也屬於遠端打擊力量。
更何況,在薩滿祭司裡,其實也有一些近戰力量,他們用元素之力來輔助自己的戰鬥,也是十分強大的。
就因為如此,要把這些力量細化分類,其實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
而這也是凡人第一次如此組合起來,面對超級強大的力量,所以,就經驗而言,他們幾乎沒有什麼。
好在,有莫林的特意安排和經過數次的戰爭,在這樣實戰中積累的經驗,也勉強可用湊合他們這樣的戰鬥了。
而眼下,便是有一個挑戰了。當然,這主要還是對布蘭頓的挑戰。畢竟,他是聯軍的總指揮官。
眼見著敵人已經分出了兩波,其目的便是要繞過他們,然後快速透過峽谷,進入卓瑞戈,進而進入他們身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