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魔法師施放的大範圍的“暴風雪”真是對火焰大軍的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不斷墜落的巨大寒冰下,地面不斷晃動,而火焰軍團計程車兵也是一片片地慘死消失在寒冰之下。這樣的攻擊持續了雖然只有大約不到半分鐘,但是,卻已經消滅了火焰大軍將近三分之一的數量了。
這畢竟是極為振奮人心的,在與火焰怪物短兵相接的戰士們也都被鼓舞,奮力發動攻擊。
而他們的進攻,也是有著一些配合的。
如今,聖騎士的數量逐漸地多了起來。他們可以與士兵們進行非常好的配合。畢竟,這些揮舞著戰錘,身穿重甲的勇士,既可以提供強大的破壞力,又可以提供保護力和治療力。
真是一種多面手,在戰鬥中,他們不斷地按照布蘭頓的謀劃進行著磨合訓練。
畢竟,僅僅是一夜的時間,也沒有機會讓他們進行一種配合模式的演練。所有的一切,只能立即搬上戰場來使用。
好在,這些士兵都是經歷了無數次戰火的洗禮了。在戰場之上,他們絕對有著非常強大的經驗,可以應付這種新規劃出來的戰鬥計劃,唯一不足的就是,這樣的戰鬥規劃要完全施展起來,還是有些不夠熟練。
而他們的新的作戰規劃便是一種階梯互補式的作戰策略。
這種策略需要三個部分來進行配合。
首先便是隻能進攻的戰士了,然後,便是可以協同作戰,並可以提供防護,攻擊和治療的聖騎士,最後的部分便是來自於牧師。
而這只是第一梯隊的進攻。
他們的進攻節奏,其實便是莫林領到的小隊,在託姆塞拉與黑龍作戰時的那種節奏。
猛烈地攻擊,聖騎士提供防護和治療,將敵人的攻勢透過硬碰硬的形勢給壓下去。
然後,第二波士兵在轉換上來,此時,聖騎士都需要進行一番調整。也就是說,這便是第一波進攻的薄弱時期。
如果這個時候,火焰大軍前衝的話,那他們畢然會損失慘重。但,這個時候,第二波士兵便在牧師的幫助下要來抵抗住火焰大軍的進犯。
這一波不求有功,只求無過,而最大的殺傷力則是在第一波攻擊之中。
當第二波士兵抵擋住敵人的進攻後,第一波士兵和聖騎士便已經恢復過來,再一次轉換投入戰鬥之中,並如此迴圈往復的戰鬥。
在戰場這種龐大混雜的環境下,要如此配合,自然不會像一個小隊伍那樣配合的很好,但是,所有人也都儘量去做。
而在這樣的策略下,他們作戰的效率還真是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關鍵是,他們還有另外的打擊力量存在呢。
這些力量便是後方的遠端力量。
像魔法師,弓箭手,火槍手,德魯伊,乃至薩滿祭司,也都發揮他們各自的作戰作用。
比如在薩滿祭司這裡,他們的圖騰魔法,在戰鬥中便有著非常強大的作用。
其中一種強大到變態的圖騰魔法便是靈魂連線圖騰。在這樣的圖騰下,其籠罩的所有己方人員,生命力便會被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