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對丘加利的話雖然點了頭了,但是在心底裡還是有些感覺不對勁。不知道為什麼,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心中這種不對勁的感覺就顯著。
而且,他一直有一種感覺,就是隨著自己心裡這種不對勁的感覺加深,似乎可以解除自己內心疑慮的事情,就會發生的越多。
但事情有時候是這樣的,當一個人的內心裡對什麼有些懷疑了,你越是想證明,就會讓對方更加懷疑。
莫林此時,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來。現在,莫林在觀察丘加利,他感覺這個人整體上,也與自己所認知的感覺不一樣。
對於他所說的“噬心魔幔”這個魔法,他覺得丘加利的話語有些太過輕率了。以他的態度來看,這個魔法雖然十分的糟糕,但是,他似乎很有辦法解決這件事一樣。
但是,對於穩重的大人物來說,這樣的態度是不應該有的。
像丘加利這類人物,一般不會對什麼事情做十分確定的答案。因為經歷過時光的洗練後,這些人雖然經驗十分豐富,能力也毋庸置疑。
但是,他們也同樣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事,都有一個“無常”二字跟著。
因為這樣的一種不確定性,即使它非常之小,比如,你做一萬次,也僅有一次失敗。但就是因為存在這一次失敗,真正負責人的人,就不會做那種給人百分百可以辦成的暗示。
這就是真正的君子,為何謹言慎行的原因,就是怕自己所言,而行動卻不能兌言。
所以,像丘加利這樣的身份,說話比較“飄”便十分不合適。
當然,這也只是莫林自己的感受,實際情況是如何的,也只有旁觀者可以分清。至於其他的人,比如瓦瑞安和伊莎貝爾等,對此還真是沒有感覺。
瓦瑞安聽完丘加利的話後,高興地說:“大主教,那麼咱們該怎麼辦啊?”
丘加利一指身邊的人說:“國王陛下,你也看見了,我帶來了這些人,就是為做此事的。我們可以舉行一個聖光儀式,來驅散這種黑暗。但是,要完全解除黑暗,還需要將那魔法的根源解除掉。”
瓦瑞安說:“那麼,是殺了那個施法的人嗎?”
丘加利擺手說:“這個可不一定,這個魔法一般也會有祭壇或者某種儀式為基礎。也可以為一個人為媒介,這個媒介可未必是施法者本人。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你即使殺了施法者也不起作用,而是應該搗毀祭壇之類,或者殺掉那個媒介。”
瓦瑞安聽完後點了點頭說:“那麼,咱們的聖光儀式有什麼作用?”
丘加利笑著說:“我們就以治病來做比喻吧。如果說‘噬心魔幔’是一種疾病,那祭壇什麼的,就是病根,而周圍的黑暗,都是因此而產生的症狀。”
“我們的聖光儀式,並不能祛除病根,但是可以相當程度地解除症狀。”
“而只要我們的聖光儀式得以成功,黑暗就會被壓縮,而且可以一直壓縮到那病根之處。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只需要派出一個十分強大的人,去直接處理到這個病根,那麼一切就都解決了。”
說到這裡,丘加利還特意看了看莫林。這個意思就十分明顯了,這是要等到了那個時候,就由他去搗毀那個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