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拍驚堂木道:“你可認罪!”
“認罪。”
“你以何身份認罪?鳳凰,還是紫冰?”
“水猶寒。”紫冰答道。
“你休得瞞本官!”包拯喝道,“不管是你紫冰,還是鳳凰,都不是水猶寒!”
“傷不是驗過了嗎?”紫冰似是不急不躁地反問。
“你剛剛故意在公堂上比武,就是為了做出二次傷口,影響檢驗受傷的準確時辰。”包拯看穿了紫冰的心計,“還有,竹梢上並沒有第二人的血。那訊息是本官故意放出去的。”
紫冰的心頭猛然一顫,抬頭直視眼前這個年輕的開封府尹。包拯的目光堅定而清明,那股堅定織成了一張細密的法網,似乎將紫冰的所有的籌謀都罩在其中,疏而不漏。
紫冰乾咳了一聲,強撐出一幅鎮定自若的模樣:“不管有沒有第二個人的血。國舅就是我殺的。我做的我認,聽憑包大人處置。”
包拯又道:“本官要找水猶寒,並不是非要治他得罪,而是要還原事情的真相。你的事情基本已經查清楚,也是出於反擊救人,先回去吧。退堂!”
身邊的推官急忙問:“大人就這麼讓她走了?”
包拯道:“她這麼極力地掩護水猶寒。讓她回去,沒準還能給我們引出真人來呢。”
紫冰回去後,就再也沒有出過南清宮。開封府的追查一時失去了路徑。包拯年紀輕輕就當了汴梁城首府衙門的府尹,絕非浪得虛名。他在另一樁大案中,捕捉道了水猶寒的蹤影。
那是一宗關係著皇帝喜好的案子,這個案子也牽涉了國舅和水猶寒。
皇上信奉道教,尤其是今年來身體不好,更是沉迷修道不能自拔。隨之而來的就是全國各地大肆興建道觀。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景象。
出家入道可以免除兵役和捐稅,還能靠供養為生。大量的道觀,成為許多壯年勞力偷懶、寄生的溫床。
佟於藍現在已經是戶部郎中,他根據每年上報的戶籍登記,計算出全國大概有50萬僧道,約佔全國人口的140。這其中道士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道士的人數比十年前增加了近兩倍。大量的壯年勞力脫離農事,致使許多田地無人耕種,白白地荒蕪了。這不僅是整個王朝巨大的經濟負擔,對促進農業發展、增加國家稅收更是雙倍的損失。
根據工程撥款,佟於藍還發現了一個知名的德廣道長隔幾年就會換一個地方。道觀修了一個又一個,現在又接手了皇上欽點的工程玉清昭應宮的修建。德廣道長的家裡有良田萬畝,還娶了六房妻妾。修建工程中的承包和轉包,斂財已經是不言而喻的默契。
佟於藍大年初二陪茱萸回南清宮的時候,跟八王說過,希望皇上能夠正視存在的隱患。其實早在三國和議時,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就下詔禁止本國的百姓為躲避徭役賦稅而私自剃度出家。
當時雲龍就跟八王提過:“這樣既為國家保住了財政收入和勞動力,也避免了寺廟經濟膨脹帶來的諸多弊端。我們何嘗不該學學呢?”
八王在假期中已經寫好了奏摺,本要連同佟於藍的奏章一同遞上。誰知,還沒等到正月二十上朝,佟於藍舉報的德廣道長就出事了。出手的人正是水猶寒。
因為去年的旱災,莊稼收成不好。遼和高麗開戰,大宋為了以備不時之需,也徵集了大量的軍糧。農民的生活愈發過得緊巴了。
城外修建玉清昭應宮的德廣道長又打著皇上的旗號過年斂財。周邊村子裡的百姓不堪其苦,集結成群地去玉清昭應宮反抗,遇到德廣道長豢養的打手吃了虧。不少百姓被關在建築工地,不能回家過年。更有甚者,德廣道長看中了村裡的一個姑娘,揚言要是不把這個姑娘送來就不放人。
大過年的,一村人哭天搶地。好在水猶寒聽說了訊息,在一天夜裡,不但制服了打手、威脅了德廣,放出了所有人,還開啟庫房分發了德廣囤積的糧食和財物。這事雖然鬧得不小,汴梁城內卻沒有掀起波瀾。德廣道長不敢聲張,只能吃個啞巴虧。
直到年後開封府查水猶寒的行蹤,德廣想借刀殺人出一口惡氣,就半含半露地透露出一點水猶寒的蹤跡。包拯哪裡是任人擺佈的提線木偶,很快查到了玉清昭應宮背後的事。
包拯也很快理出來,這兩件跟水猶寒有關的事都跟宮裡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包拯不敢怠慢,具表上奏。不偏不倚地說明了所有查清的情況。
皇上大為震驚,沒想到在自己生命期間,京城周邊竟然發生過這麼駭人聽聞的事。兩件事的元兇很明顯,一個是國舅,一個是德廣。
皇上心裡明白:調動各州縣的手令絕對不是一個區區國舅能夠做到的,這背後最有可能的是皇后。但他沒有真憑實據,重要的他也不願意相信是皇后。既然國舅已死,就讓這件事到此為止吧。
玉清昭應宮的事,有開封府的調查,又有佟於藍的奏摺,更加一目瞭然。皇上怎麼能容忍自己欽定的工程被一個敗類玷汙了莊嚴和神聖。德廣殺無赦,財產充公,著三司審查核對,按照規定撥給受害百姓相關的補償。對於主管玉清昭應宮建設的丁謂,因管理不善被連降三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於涉案的鳳凰和水猶寒,他們雖然有失法度,但事出緊急,權衡天理國法人情,皇上法外施恩,不予追究。
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誰成想遼國又傳來國書。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在國書中說:三國和議時,遼國的大將是被一個傳說叫水猶寒的人殺死,懸首城樓的。遼國需要大宋一個交代。
皇帝明白,遼國要的並非是區區水猶寒這個人,要的不過是在外交上挽回一點面子。大宋遣返了遼國的蕭喚雨和耶律彩霞的屍首,遼國也需要一點點勢均力敵的平衡。這個要求,皇帝無法拒絕,下令刑部侍郎主管追捕水猶寒之事。
鳳凰脫罪,對於南清宮來說,是件難得的好事。紫雲便叫了孃家侄子狄青來拜見紫冰。
紫冰出事後,紫雲經年難過,八王暗中派人四處打聽紫冰的訊息,機緣巧合,竟然找到了紫雲失散多年的親哥哥狄廣。恰好都在京城。兩人就相認了。狄青是狄廣的二兒子。
狄青來時,紫冰在後院練劍。待紫冰使出一招平沙落雁之時,狄青折了個細樹枝,劈叉下去擋住了要劈下來的劍。驚得紫冰手一顫,剛要收手。那狄青卻一躍而起,轉身側劍遞過一招。
紫冰見他小小年紀,居然敢來擋她的劍,雖然功夫尚淺,卻能看出如何接招拆招,心中甚是喜歡,笑眯眯地問:“這孩子是誰?有出息!”
狄青趕緊跪下抱拳施禮道:“侄兒狄青拜見姑媽!”
“好孩子,快起來。”紫冰問,“除了練武,你還讀什麼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