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飛曾經和幾位大師說過,與楊帆關係非比尋常,從小就發現楊帆的才華,所以在李雲飛的某次演出中,讓楊帆上場。
而楊帆就是在那回,完美的演奏創世紀。
“衣服我已經叫人訂做了,不會耽誤演奏。”李雲飛道。
當邊上霍爾大師還要說什麼時,音樂奏響了,人人噤聲。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流淌在靜謐的演藝廳。
在幽靜的夜晚,一道月光穿過黑暗到天空,灑落大地,地面似披上一層銀白,盈盈光芒,照亮人心。
月光更加柔和,深林中,隨著樹枝抖動,一明一亮,河岸邊,波光粼粼。
這是是神秘的夜晚。
就在人人閉目享受這片寧靜與祥和中,月光突然帶上一絲銳利,原本和諧的畫面,突然大變。
“不對,味道根本不對。”霍爾大師蹭一下站起,隨即想到還在現場演奏,捂住嘴巴強制壓下心情。
都是有聲望的鋼琴家,自然都能聽出那絲味道的變化。
“竟然出現大學者,怎麼會?”
月光講的是景色,闡述夜色中的安寧。然而現在他們解讀到的,是一位孤獨的英雄。
他正對月長嘆,手中拿著一本書,藉著月光在閱讀。模糊的身影與臉龐,卻讓他那雙眼睛更加光彩奪目。
他的眼中,是無盡深思。是在想著飛上星空?還是為人類原地踏步而悲憫。
“難道你說他彈奏創世紀味道和普通人不一樣,就連月光,也被改變的面目全非。”多愁善感的英倫弗列得大師嘆息。
那麼面目全非是好是壞?若是在考級現場,這些大師絕對立馬叫人離開,考級不過。
現在他們這些專家,細細聽來,指法與節奏無誤,唯一的變化就是感情。
音樂中,只要能攜帶演奏者的思緒,即為頂尖。
五分鐘,他們的解讀的內容,還是那位學者,這不是月光,這是那位學者在月光中的孤獨。
從景色偏到人文,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理念區別。
短暫休息十來秒,楊帆交叉戳動手指放鬆,繼續下一首,貝多芬的《悲愴》第一樂章。
c小調,宏偉的奏鳴曲式,表達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
原本正常的樂曲味道再次偏移。
“英雄,這回是英雄。”
英雄披甲整齊,左手盾牌右手長矛,英雄原地後退幾步,助跑,人成弓字,手中如同霹靂閃電,射向無盡虛空,這是對命運不公的抗擊。
……
音樂停止了,味道與原來很不一樣,大師們卻聽到了更多,更多。
霍爾大師拍拍李雲飛的肩膀,道:“李雲飛,好好看著他,讓他走的更遠些,不要二十年,東方的鋼琴屆當由他承擔。”
霍爾大師對李雲飛有半師之誼,向來稱呼其名字。
李雲飛微微一愣,好像當年自己都不曾有這麼高的評價,如此也好。他微笑的回應:“我會注意。”
“不要以後,我看李先生要現在就盯著。”嚴謹又刻板的德意志克勞德大師認同霍爾,卻不看好發展前景,道,“我看他年紀太輕,不知輕重緩急,竟然在數學這條邪路上越走越遠,這是天賦的浪費。”
數學是邪路嗎?在坐幾人心裡,它就是,完全沒用,藝術就是藝術,竟然要去匹配學術,這不就是走錯了路。
“對,數學可以看看,終點是把心思放在音樂上。”
“數學學好,都是金融屆待著,滿身金錢氣息,這是藝術的玷汙。”
幾人把數學一通貶低,就是要讓楊帆專精鋼琴。
喜歡全能數學家請大家收藏:()全能數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