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李天下便端著酒杯走了過去。
一路本不願多惹是非的顧長亭顯然有些不悅,想著若接下來的路程都如現在這般,何時可到天都?
礙於九皇子面前,顧長亭不好說破,只得忍下。
無論是用銀兩打發還是武力恐嚇,總之以紈絝成名的太子爺李天下在自己朝界有近百種方法解決類似糾紛。
就像他自己所言,很擅長。
不消杯茶的功夫,李天下便將那位懷抱琵琶半遮面的樂女領到蘇寒山面前,擠眉弄眼說道:“喏,救你的是這位公子,我不過是跑腿兒的。”
懷抱琵琶的樂女作揖:“謝過公子搭救之恩。”
蘇寒山瞥了悠哉遊哉的李天下一眼,有些笨拙地伸手:“姑娘請起。”
樂女起身說道:“民女無以為報,願為公子彈奏一曲拜謝大恩。”
蘇寒山微微猶豫,不知如何是好。
桃花山寺十五年,他清齋寡慾,何曾有過這般經歷。
他看了看一直沉默不言的顧長亭。
秋塘刀不離身的顧長亭與九皇子本就初相識,自然不知蘇寒山心中困擾。
所以曲解了皇子意的顧長亭說道:“就彈一曲。”
蘇寒山轉過頭看著那名樂女,猶有遲疑:“那,且彈一曲吧。”
懷抱琵琶的樂女端坐不遠處。
當那纖細手指輕觸琴絃時,沒有人察覺她眼角的笑意。
……
雲來客棧樓層傳蕩起歌聲。
懷抱琵琶的樂女彈唱的是江東一位儒家門生近年譜寫名傳極廣的曲子《戰國賦》,說的是秦王朝失其鹿,引得八百諸侯割據天下三百年的戰爭紛亂史。
只聽那樂女唱曰:“城郊草木殘,夕陽散。明宮燭影與誰觀,瑤琴訴國諳。輾轉弦初斷,曲終人離亂。
鐵馬揚蹄旌旗漫,橫劍縱千秋,踏平山河晏。隆中陋室求國策,望圓此生願。驚夢驀然間,天下又將換……”
江湖深廣,除江東儒家五經義轄下漢樂府外自有擅音律者能以一曲之妙帶人入勝。這名樂女看似平平,卻沒曾想音律造詣竟有如此深厚功力,堪稱大師級別。
無論蘇寒山還是李天下,亦或是沙場打滾多年的唐將顧長亭,一時間都沉浸在這首戰國賦所凝造的氛圍之中。
他們怔怔然出神,眼前彷彿看到千軍殘殺與萬馬嘶鳴,體會著其中驚心動魄,不能自拔……
便在這優雅和諧的氛圍裡,客棧樓層來了位黃裳少女。
正當韶齡的少女長髮披肩,看著不過十四五歲年紀,卻生的肌膚勝雪容色絕麗。那張可愛嬌俏的臉兒上噙著笑意,搭上一襲黃裳裙更是燦然生光富有靈氣。
黃裳兒腳步很輕,便是踩著樓梯也如落葉浮萍。她登樓後,並沒有第一時間被樂女慷慨激昂的戰國賦所吸引。
那雙會說話水靈靈的眼睛四處張望打量著客棧,未找到要尋的那個人,不由得嘟起粉紅小嘴。
小手掐著蠻腰喊道:“誰是蘇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