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寒山當然不會認為千字元與千字文同意,是一種幼童讀物。
他翻開幾頁簡單看了眼,發現竟一個字不識,心裡便更加確定此乃道符。
白髮道袍的神闕大人說道:“你無需懂它如何讀,也不需要知道它的意思。符刻百遍,其義自見。有朝一日,你若能將千枚字元一筆不落描繪出,必然無師自通。”
蘇寒山點點頭,將千字元收好。
補天教掌教是個極為善談並易於相處的長者,這一點,與半痴半顛的黃梅老頭全然不同。
他對蘇寒山寄託之重非常人所能理解。
所以關懷自然也多了些。
他向蘇寒山介紹了道門教義,天符山佈局,七星院弟子教徒,乃至整個蘇唐帝國同脈相承的兩大道門相愛相殺的關係。
甚至連他與師弟璇璣之間二三事,也詳盡敘述。
好在蘇寒山自幼聰穎,過目不忘過耳亦不忘,這些資訊大致接收了八九成,也算對道門初有了解。
臨別之際,這位神闕大人還親手送了蘇寒山一個內有乾坤的葫蘆,並當面將那部千字元收入其中。
對此,蘇寒山驚歎不絕!
請教之下方知,原來葫蘆內部銘刻了道符,方能擴充套件空間。空間的大小,與符文強度數量皆有直接的關係。
而且正常情況下,葫蘆的重量也會隨著所裝之物的輕重而增加。當然也有減輕重量的方法,不過,那另外需要道符加持。
初次見面便拜了師得了兩件寶物的蘇寒山可謂滿載而歸。
如今算一算,連同空空和尚與黃梅前輩在內,他足足有三位老師。一位佛門金身,一位昔年劍仙,一位道門星象。
都是武道七重境的實力。
隨便拎出來一個絕對會是讓甲子年平靜的江湖抖上三抖的人物。
蘇寒山心中輕嘆,也不知這究竟是蒼天眷顧還是造化弄人。
自此算是真正入了武道兩重境界的他無論願意與否,終歸還是要踏上這些身份早已為他安排好的宿命征途。
……
按著記憶裡的林幽小徑轉了許多彎,終於瞧見下山路。可在石階旁聖殿門前,卻有人將蘇寒山給攔了下來。
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男子。
他穿著大紅道袍,滿頭紅髮,額前繫著紅帶。最重要的是,他俊美近妖。
他是截天教璇璣大人即當今國教教聖的座下弟子鳳棲梧。
蘇寒山在北歸路三百里殺局經過龍門關時見過鳳棲梧,雖然只是遠遠一觀,但卻忘不了其身容。
蘇寒山手中拎著葫蘆,盯著鳳棲梧的眼睛看了片刻,見後者並沒有讓路的意思,蘇寒山說道:“有事?”
鳳棲梧與之對視數息,然後沒來由說了句:“你太弱了。”
聖殿兩旁林幽間有許多道門弟子。
有補天教的,也有截天教的。
原本在山門處不該有這麼些弟子匯聚於此,奈何鳳棲梧太過惹眼。在道門的這些年,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群與目光聚集,而他自然而然是那焦點所在。
他早習慣了這些。
所以無論說話做事,都不會顧及考慮這些人存在與否,更加不會在意蘇寒山此時此刻的感受。
當著眾多道門師兄妹的面前,被截天教未來掌璽人鳳棲梧挑釁,蘇寒山覺得很是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