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祖龍之尊 > 第五十三章 歷史的未來如何定向

第五十三章 歷史的未來如何定向 (第1/2頁)

推薦閱讀:

關於寧夏想出的這些“奇思妙想”,眾人也都見怪不怪,其實在這個時代早有壓歲錢的影子,只不過他們把寧夏口中所說的壓歲錢稱為“厭勝錢”“壓勝錢”以及“花錢”。

而且這種習俗的由來也是為了避邪或祈求吉祥,同後世長輩給家裡孩子發壓歲錢的寓意一樣。

只不過這個時代人們發“壓歲錢”的物件可以是所有人,官員與官員之間,同輩與同輩之間,並不像後世那樣僅僅侷限於晚輩同長輩之間,不過二者的寓意都是為了祈求平安。

在後世很大一部分人對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產生了誤解,認為壓歲錢只是為了讓你慢點長大,不想讓你過快變為大人,其實這是錯誤的。

“歲”與“祟”同音,“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逐邪祟,護佑平安。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想借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這才是壓歲錢真正的寓意。

……

“你們還不睡嗎,這個時臣早過了亥時了吧,往常大家都早早休息了的”。

苦於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娛樂設施,吃完飯大家在一起聊了很多,漸漸地沒了話題,大家都呆愣愣看著桌子默默坐著,現在差不多後世23點多了,寧夏覺得實在無聊準備去床上躺著。

可是看大家的精神似乎並沒有受到時間的影響,要知道往常這個時候他們可是早就睡了不知翻幾覺了,如今看他們依然神采奕奕,寧夏多少還是覺得有些意外。

“啊?!少爺,不能睡的,今夜我們要‘守歲’呀”。

“對啊老弟,今夜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是為守歲”。

“啊?守歲?!一整宿?!”寧夏懵逼了,這完全不符合歷史導向啊。

“對呀少爺,你怎麼了?這可是一直都有的習俗呀”黎蘿瞪大圓溜溜的眼珠,像看怪物一樣看著寧夏。

“沒沒沒,我腦袋瓦特了”?

提起“守歲”,寧夏再熟悉不過,小時候和奶奶住一起,到了除夕夜困到直打盹,可奶奶就是不讓寧夏上床睡覺,說是一家人要靜靜坐一晚上,要把一切邪瘟病疫嚇跑驅走,以守住新的一年好運平安。

沒想到時隔近二十年後,寧夏會在另一個時代重新拾起兒時記憶。

只是他很納悶,自己明明記得曾經上網的時候偶爾瀏覽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過除夕春節的由來。

文章中有“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這樣一句話,是西晉一個名叫周處的人在他的書《風土記》中寫下的,貌似這才是有關於“除夕”的最早記載。

怎麼一下子就跑到了戰國時期呢?要知道戰國到西晉中間還隔了秦、西楚,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這麼多朝代呢。

……莫不是真因為自己的到來改變了歷史?但是那也不可能啊,若是改變歷史的話頂天也就是從自己到來的那一刻開始至未來的發展會被改變,而之前的歷史沒有自己的參與它的方向和發展照理來說是不可能發生偏轉的……這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莫非這後世所能考究的文獻記載還不是最早,在這之前還有新的記載只不過隨著朝代更替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後世不得以窺探才出現這樣的誤解?

寧夏想了想,還是覺得後面的推測站得住腳,畢竟曾經的莽夫項羽一把火把珍貴的歷史典藏都給焚燬了,諸如此類的文獻丟失事件歷史上發生過太多起,所以史書的記載有誤倒也能理解。

“老弟是否有心事?怎麼看你愁眉不展的樣子”。

陷入沉思的寧夏被一語驚醒“哦,沒啥沒啥,有些問題想不清楚”。

“不知因何事困擾,不如說與大家聽聽,說不定我們也能幫忙解決”。

最新小說: 大唐:從敗家開始當地主 利刃兵王之狼魂 逍遙小才子 皇朝風雲之弘雲錄 三國之風雲再起 家父,秦始皇 初唐求生 跟著小說看歷史 三國之武皇 末世之掠奪 祖龍之尊 開局被廢太子,我苟不住了 三國:從不讓董卓進京開始 大秦:造反從坑爹開始 明之燭 明末第一梟雄 替宋 千秋月落別楚將 三國:開局截胡貂蟬,我被曝光了 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