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能」
一種對天賦要求不高,入門十分容易,卻有著極高上限的能力。
在六大力量體系中,「異能」的持有者是最多的。
每紀元十個的「技能」、總共十條的「禁咒」,總共三十六條的「魔咒」這些自然不用說。
「異化」對個體的要求也極為苛刻。
然而「天賦」這個對個體要求並不算高的途徑都比不上「異能」麾下能力者的數量。
雖說如果算上下位力量,「天賦」加上其下位的魂馭術的持有者是要遠多於「異能」加神秘術的持有者的,但是就本質途徑而言……「異能」的下限實在是太低了。
能被稱為「天賦」的能力必然脫胎於純度較高且力量較強的血脈,只有這些位格較高的血脈才有能力凝聚出「天賦」,如果位格不夠……那麼凝聚出來的只能被稱作魂馭術。
但是「異能」不同。
它的誕生對血統身體靈魂基本上都沒有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這個個體能夠睡眠並且擁有夢境。
然後,「異能」就有一定機率在夢境與現實的夾縫中誕生。
並且,夢境越具體,對現實的侵蝕越強,「異能」的誕生就越容易,並且也能誕生出強大的「異能」。
並且,幾乎所有個體對於「異能」都有一個認知上的誤區。
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會覺醒出與自己最契合的「異能」。
這個說法的完全錯誤的。
因為並不是「異能」選擇人,而是人的夢境塑造了「異能」。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
如果一個普通人不知道任何「異能」的特質,並且他的“覺醒夢”展現出了用火焰凝聚出蛇的一幕,那麼他覺醒的「異能」很有可能是用火焰凝聚出蛇,也有一定可能是用火焰凝聚出各種生物。
但如果他在某本書見到“燃燒巨蟒”這一「異能」並且知道這一「異能」的所有特性……
那麼加上這個“覺醒夢”,他的「異能」有極大機率被固定為“燃燒巨蟒”,他依舊能召喚火焰蛇,但召喚出來的只能是蟒蛇。
個體的思維塑造了光怪陸離的夢境,而夢境在侵蝕現實的過程中為其帶來了「異能」。
這就是為什麼「異能」一般都是非常適合個體的——因為「異能」本就是根據個體的要求應運而生的。
但是,“覺醒夢”出現的時機以及其內容是不確定的,所以沒有任何個體能夠預測一個個體將來覺醒的「異能」是什麼樣的。
甚至都無法判斷是否能覺醒「異能」,因為無人能觀測夢和覺醒夢的強度,因此完全無法判斷對方的夢境是否足以覆寫現實。
那就更別提預測夢境內容了,就連本人都無法猜到自己今天睡著後會做什麼夢,其他人……
也有能預測的,不過僅限於“未來觀測”之類的能力。
當然,絕大部分“覺醒夢”的內容都是非常符合個體的特質的,因為只有這種夢才能夠有覆寫現實的強度,進而啟用「異能」。
——但如果在那一段時間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個體對某件事情有著極為強烈的印象的話……
那麼也會出現一些特例。
塞繆爾就是這個特例。
————————
“間諜事件”,這個小小的插曲很快就過去了,其他原定要出去探索的隊伍依舊迅速地完成了整備。
但氣氛變得古怪了起來。
所有人都明白剛才那個被逮出來的傢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