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張天也不禁漸漸沉醉其中。
當初他只是根據零散的記憶,隨意創出了‘西遊幻境’,但經過佛國淨土數千萬年的完善,已然變成一個非常嚴謹的磨礪佛心的幻境。
佛劫八十一難,每一重劫難都對應佛道修行中的一處難關,若能通關八十一劫,其佛法修為便可與真仙級的古佛並肩。
而一路西行,至多百年便可走到盡頭,又因為內部時間流速要緩慢一百倍,實則外界不過才僅僅一年而已。
也就是說,只需一年時間,便可以讓一個沒有多少佛法根基的人,一躍成為禪理至深的古佛。
當然,能一次通關‘西遊幻境’的人幾乎是鳳毛麟角,大多都要被中途的劫難所困住。
像是千佛寺,只有達到佛院首座級別的高僧才能進行西遊歷練,即便如此,也大多在三四十處劫難的時候就會堅持不住。
但是,一次不行可以兩次,千年時間便可嘗試千次,哪怕每次只有一絲進步,數千年下來也總能看到成果。
這也是佛門中多出了一個新的旁支——苦行僧。
便是指那些沒有佛慧,沒有天賦,卻有一顆堅定的佛心,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走著西行路,體味其中的禪理,直至走到盡頭,成為一代古佛。
佛門為發揚光大,在諸天萬界中的佛寺皆修造了‘西遊幻境’,終點直通佛國淨土所在的極樂世界。
數千萬年,從‘西遊幻境’中進入極樂世界的得道高僧不計其數,皆成為了佛國的中流砥柱。
可以說,佛國淨土能有如今蓋壓天下的無敵聲勢,‘西遊幻境’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這邊張天在回味中前行,一步之下,縮地萬里,不知不覺,竟已至幻境盡頭的大雷音寺。
這大雷音寺佛光萬丈,各種佛塔鱗次櫛比,時而有古佛、菩薩橫空而過,這可並非純粹的幻象。
張天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走進佛寺當中,那些古佛、菩薩無一人察覺他的存在,只是按照設定的那般,齊聚大雄寶殿。
張天進入大雄寶殿,正看到首座位置的如來佛祖拈花成雨,威嚴道:“我現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北俱蘆洲者,性拙情流;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唯有南瞻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需以三藏真經,渡惡揚善。”
殿下諸古佛菩薩聞言,具合掌皈依,問道:“如來有哪三藏真經?”
如來道:“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佛之徑,正善之門。此三藏真經,欲傳東土,教化萬方,諸位以為如何?”
其中一菩薩拜道:“世人愚蠢,難理會三藏真經之貴重,恐怠慢佛祖一片苦心。依我所見,不如去那東土尋一個善信佛修,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大雷音寺求取真經,再傳回東土,如此可見誠心。”
如來大喜,道:“這是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方才出言那菩薩又拜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至誠至性的取經人。”
但見這菩薩眉目如畫,朱唇點紅,一手託著玉淨瓶,斜插數根楊柳枝,正是那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裡活觀音。世居南海,救苦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