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評價稱:大衛芬奇是‘一位不落俗套,與常規電影語言分道揚鑣的導演’。
和所有名人一樣,他只會告訴你,自己在十九歲時,就進入了業內第一的工業光魔,參加了《星戰6》的特效製作;但他不會告訴你,給他提供崗位的喬治盧卡斯,是他的鄰居。
過去的十幾年裡,他憑藉著自己的勤奮以及骨子裡的那種‘挑釁與自命不凡’,創作了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標籤電影。
無論是《異性3》、《七宗罪》,還是《心理遊戲》、《搏擊俱樂部》,亦或是《戰慄空間》、《十二宮》——這些電影裡,皆充斥著大衛芬奇常用的陰鬱、憂沉和哀傷;並且透過燈光的佈置和攝影技術的精妙運用,刻意營造出低沉壓抑的氛圍。
和喜歡平鋪照射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同,大衛芬奇很少使用自然光。
他覺得人造燈光更好控制,可以製造出符合影片基調的光影效果。
他認為這種做法可以讓觀眾擁有和主演拍戲時一樣的心情和感受,那種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說略帶偏執狂的意味能夠給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他覺得自己的鏡頭語言能夠牽動觀眾的腦子,讓他們跟隨自己一起思考。
他不是馬丁斯科塞斯那種強調故事性的導演,他不強調特寫和微距,他最喜歡在自己的電影中,標繪血腥,刻畫各種暴力橋段。
尤其是《搏擊俱樂部》的最後,那段經典的爆炸以及男女主夢中的橋段,tv式的風格和濃重的懸疑色彩,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畫面,是他最自傲的地方。
只可惜,他的電影雖然叫好,但不叫座。
他之所以能夠在屢拍屢虧,且被各路評委摒棄除名的情況下繼續接到本子,除了有一直保持濃厚色彩的個人風格以外,也有來自背後好友的支援。
正是因為‘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道理,有著朋友的幫襯,才讓他一直活躍在業內。
而且,鮮少有人會去得罪他。
喬治盧卡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邁克爾道格拉斯、布拉德皮特……
這些都是他好友名單上的傢伙。
大衛芬奇承認,在江火堅持要拍這段劇情時,他的確有辭導的衝動。
因為之前索尼找到他時,他的心裡就有些不痛快。
系列片中,演員壓過導演,那也就算了。
畢竟,絕大多數的系列片都是靠演員賣錢的。
但,現在這種獨立片,演員也想獨攬大權?
你自己不是才拍完了一部電影嗎?
你自己執掌導筒,繼續拍不就完了嗎?
他之所以接下導演一職,除了有索尼的力邀和唐尼的人情外,喜歡本子才是關鍵。
但,就是因為他喜歡本子,所以他才更加的期望,整部電影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拍。
如此念頭,持續了一個多月。
直到現在,他終於放棄了。
他一直以為,江火是個被慣壞的孩子。
畢竟,全世界都知道,她最喜歡乾的,就是讓編劇給自己定製劇本。
諾蘭、喬納森、邁考利……甚至連金牌編劇保羅哈吉斯都按照她的要求寫過劇本。
這種行為,對於那些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極度堅持自我的導演來說,非常的不可取。
可現在,大衛芬奇發現自己錯了。
直到現在他才發覺,江火之所以定製劇本,完全是因為沒有適合的本子。
當她的面前出現一個足以稱得上優秀的劇本時,旁人眼裡的任性、自我……
全都消失了。
她是一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