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大人們在摩拳擦掌,籌劃將生意一步步做大,跟上孩子們的步伐。
這邊五個人已經下了船,興高采烈地開始遊玩。
華安郡文風很盛,這裡學子尤其擅長作詩,整個郡城的建築風格也都偏向於淡雅,介於北邊的粗獷大氣和南邊的溫婉柔情之間。
因為商船正好要在華安郡停上幾天,他們便順勢下船,欣賞欣賞華安郡的風光。
如今正是初春,天氣回暖,樹木發出新芽,路人們也都換上更加輕薄的衣物。
而每到這個時候,華安郡內的風清茶樓就會舉辦一場作詩盛宴。
不限功名、不限年齡、不限性別,只要你敢來當場抽題作詩,風清茶樓就會讓你進入大廳,一切吃喝全部免費。
而這些詩作中的前十名,則可以被邀請到風清茶樓的雅間就坐,往後一年內來風清茶樓都是免費的。
楊清歌是想去試一試的。
倒不是塗那免費的雅間,而是她想看看自己的作詩水平到底如何。
梁夫子一直說她聰慧,但畢竟是在小地方,如今來到盛產天賦詩人的華安郡,不試一試,檢測一下自己的水平,豈不是辜負了此行?
楊清歌把想法和身旁的四人說了下,不出她所料,四人也都要進去試試。
雖然他們水平不如楊清歌,但出門在外還是一起行動比較安全。
萬一走了狗屎運,他們其中一人的詩作被排進了前十呢?
五人是生面孔,但茶樓管事也只是匆匆掃了一眼,詢問了他們姓名籍貫後,登記一番,就讓他們進去了。
要說臨安會所的大廳面積已經不小,但此時進了風清茶樓的大廳,幾人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大廳”。
楊清歌粗略數了下,大廳大概擺了有五十張桌子,每張桌子可容納48人不等。
雖然大家說話聲音都有刻意放低,但這麼多人同時說話,大廳裡還是有些人聲鼎沸。
他們五人挑了一張圓桌坐下,靜靜等待著管事宣佈開始。
他們也沒有等很長時間,大概過了一刻鐘,留著八字鬍的管事站在大廳中間的高臺上,拍了拍手,“各位,風清茶樓的作詩盛宴即將開始。”
此話一出,原本還有些嘈雜的大廳瞬間安靜下來,不少人都開始將紙張鋪開,或是磨墨。
在場之人,男女老少皆有,但相同的是,大家臉上都寫滿了勢在必得。
若是在這次盛宴上出彩,那作詩之人的名頭便傳了出去。
無論將來功名如何,至少在華安郡,便可衣食無憂了。
楊清歌幾人雖然沒有那麼強烈的雄心壯志,但還是入鄉隨俗地擺好紙筆,等待小廝過來。
每桌都配有一個小廝,這些小廝會在管事處的簍子裡抓去相應數量的紙條,再帶著紙條走到對應桌子旁邊,每桌參加盛宴的人按順序抽取題目。
接著,雖有人需要在在一炷香時間內做出一首詩。
很公平的一段程式。
楊清歌抽中的題不算簡單。
“以喜怒哀樂為主題作詩一首。”
喜怒哀樂。
若是選其中一種作詩,那很簡單,但也很難出彩。
可現在要求將四种放在一起作詩,不簡單。
楊清歌的視線掃過或自信書寫、或冥思苦想的眾人,又掃過不斷燃燒的香。
最終,在香即將燃了一半的時候,楊清歌終於拿起筆開始寫詩。
寫完不久,管事便敲鑼示意。
“諸位,時間已到,請停筆。”
楊清歌注意到,所有人,沒有例外,全都即使停筆。即使很多人臉上都露出可惜、悔恨的表情。但沒人敢再多寫一個字。
看來這家茶樓背後勢力不小,更有可能的是之前對不即使停筆的人做出過嚴厲懲罰。
不然,向來有僥倖心理的人,又怎會一個個如此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