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村的人以及和其他幾家關係好的親戚全都傻了,他們沒活兒幹啊。
楊清歌也是哭笑不得,但也沒辦法,那些人想表現那就讓他們表現吧。
真不讓他們做,他們肯定又會想多。
“奶奶,伯伯,哥哥嫂嫂們,來趕緊坐會兒,擦擦手吃點東西。”
那些熱情的人見狀心底鬆了一口氣,幸好沒趕他們。
剛準備繼續幹活,會所門口來了一輛馬車。
眾人都停下手中的動作,吃驚又好奇地看過去。
馬車哎,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唐縣令身邊的侍從。
雖然唐縣令沒來,卻讓身邊侍從送了不少禮物來,大大小小地堆滿了一桌子。
送完禮,侍從就離開了,熱情的那夥人幹活更賣力了。
哎媽呀,真來對了!
第二天則是請街坊鄰居和生意夥伴來做客。
這次後廚倒沒人搶著去了,但記禮單的人卻是換了一個又一個。
沒辦法,這些人送的禮太多,記得手痠。
第三天則是請讀書人來做客。
這次輪到楊清歌幾人懷疑人生了。
因為他們五人齊齊考中秀才,楊清歌還是案首,這恰恰意味著當初傳言為真。
做了楊清歌他們的試題,最差也是個童生!
瘦削的少女遞過來好幾個荷包,睫毛顫動,深呼吸了好幾次才敢迎上楊清歌的目光。
“這是我們…我們湊的一些銀子,你看能不能…能不能把試題給我們看一眼。”
楊清歌說出五百兩就給試題。
但他們家裡都不算富裕,讀書更是耗費銀兩,七八個人湊了這麼多天也就得了二十幾兩銀子。
說真的,二十幾兩銀子不少了,但是在考上童生的價值面前,這還遠遠不夠。
“我知道我們這個要求有些無禮,但還是厚著臉皮,麻煩您考慮一下。”
說完,她和身後的人全都低下頭,心中忐忑不安。
因為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讓楊清歌為難,她們特意等客人都走完了才說的此事。
所以就算楊清歌拒絕她們也沒有關係,不會有人說閒話的。
“錢拿回去。”
果然。
還是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