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阿拜。你能幫忙,我就沒有那麼累了!”
“沒事的,只要是我喜歡做的願意做的,而且是好事的話,我會不辭勞苦的!現在我可是什麼都沒有,就是精力旺盛一點。”
阿拜的態度讓多芬很開心,從大沙發上轉回身來笑著跟他說話。
到了目的地,見到了多比,阿拜也沒有表示出反感來。
很短的時間他已經學會了不再意氣用事。
在這家會堂的後臺,阿拜提出一個要求:
“讓我到臺下跟普通聽眾一樣坐著聽一場多芬的演說,有利於儘快掌握聽眾的心理。”
他知道多芬背後的人其實就是多比,所以他是在這兩個人都在場的時候提出來的。
多芬就用眼神徵求多比的意見,多比想也沒有想就說:“這樣最好!不過需要化一下妝,免得人們認出來節外生枝。”
多芬趕緊給自己的形象設計師打電話。
人從那邊趕過來的時候,多芬已經上臺了。
不過有一個黑西服保鏢已經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幫他佔好了位置。
形象設計師的水平絕對是一流的,很快就把他變成另外一個人。
只不過那兩個黑西服保鏢依然跟他形影不離。
等他坐到座位上以後,那兩個人就站在過道里去。
雖然看不清墨鏡下面的眼睛,但是他知道自己只要一離開座位,那兩個人就會立即行動的。
在臺下聽多芬的演說效果比電視直播感覺要好一點。只不過演說的本身比起上次來說就少了一點情感,至少並沒有讓他產生上一次的那種激情彭拜的衝動。
演講到了中間段,有好多人就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阿拜身邊的好多座位都空開了,不過這樣的演講是不用門票的,走了一些人,又進來一些人,總歸空座位還是越來越多。
對於阿拜來說,聽這麼一會也足夠了,他已經從多芬的演說中聽出哪些是需要自己汲取的,那些地方還需要加強。
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操控演講現場了,所以就決定等這場完了,他就上場。
這種演說節目的高潮其實是最後媒體和聽眾像演說人提問。
到了這個環節,現場就比較熱鬧,甚至有些混亂。
因為好多人都想搶到提問的機會,不光把手舉得很高,有的還站起來。
這時候架設在場上的攝影鏡頭也會不停的變換位置在問答兩方之間不停的切換。
阿拜不需要取得提問的機會,依然安安穩穩坐在座位上。於是就被那些人遮擋到連舞臺都看不見了。不過問答的聲音還是可以聽到的。
他就安安靜靜的坐那裡,總結普通聽眾喜歡什麼的話題,媒體一般又會問什麼樣的問題。
每一個問題出來他瞬間就會想到自己該怎麼回答,然後再跟多芬的回答進行比較。
用最短的時間分析出誰的回答更有邏輯性和說服力。
他正在很投入地做著這些別人看不見的工作,突然發現鄰座的一個男的拽了拽他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