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簡單吩咐,隨即手一擺說道,“去吧!”
劉楓麾下文武分列自雍城而動,遣兵自汧縣而出討伐安定臨涇董昭去也,張繡聞言畏懼董越精銳,迅速出兵發動。
董昭自信尚存,但卻也不敢越界。
“張繡小兒謀我山河,我豈能容他放肆,只是...”
“樊霖在側,漢帝在前兄長在後,還有數十萬精銳壓境怎敢輕舉妄動。”
董昭立足臨涇城前看著肆意而動的軍士,眼中露出擔憂。
“主公何必憂慮直接遣兵發兵北地迅速掌握兩郡,由此再同武威侯議和,由此大勢可定,我方也可與李傕等人並立於涼州,再遣兵襲擊樊霖,讓樊稠再回武威侯手中,遠交李傕郭汜,近連武威侯,可成三足鼎立之勢。”
“哦???”
“如此可行哉,三分涼州並抗漢帝以爭正統,殺戮四方,就如此做!”
董昭即刻下令,收整兵馬嘗試在樊霖未曾動手時收拾掉張繡,但不知該說他太自信還是怎得。
這張繡是否真是其一言就可破之...
而張繡調兵遣將更到了巔峰,然董昭的兵馬調動也是完成,奈何...
“本尊覺得此時多少不妥,倘若我等出兵北地,那樊霖來攻,我等該何去何從失去安定南部直面臨涇那...”
董昭立於臨涇城上陷入躊躇,此舉比之當初的劉焉不遑多讓。
可。
其謀士再想勸阻就難矣。
“主公為何止步不前,那北地拿下我等就有立足可能了啊!”
“再大不了外結羌族,那這天下我等自是有立足之地啊!”
“若僅留安定困守四方,被各方來攻那我等豈有容身之地,安定臨陘若破我等君臣何去何從!”
董昭謀臣溫若跪地請求。
奈何。
董昭心意已決,“再等等吧!”
可惜其雖做法與劉焉相似,但所處環境卻不相同,劉焉佔據益州易守難攻四方天府之國,乃是一方良策。
而他處於四戰之地。
四方皆敵,何以為基業!
“再等等!”
董昭看向北地所在,眼中萬千。
可。
時不我待。
你既然等,那就休怪劉楓等人手段夠快了!
很快張繡大軍自北而下迅速壓境,遣兵鎮守富平大軍同劉楓部署合謀,暫時與漆縣不開戰將戰火由泥陽殺入安定所在,直逼臨涇主城!
北地臨涇周邊兩座重鎮,陰盤、彭陽迅速投誠劉楓與張繡,彼此再度會戰於臨陘城下。
劉楓此番遣將張遼為主將,王凌為先鋒,遣謀臣逢紀為軍師出征臨涇,顯然對於安定已然意圖染指。
而劉楓大軍則策馬立足陰盤,等待時機御駕親征橫推安定。
“奉孝覺得此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