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說邊無視了於海棠朝養豬廠走去。
只留她一人在風中凌亂。
半晌於海棠才回過神,不由自主的感嘆:
“雨水生命力真頑強。”
小豬運來已經三個月了。
“光天,這幾頭豬有多重。”
劉光天翻開了他的本子。
“1號位公豬50斤,母豬45斤,二號位公豬45斤,母豬43斤。”
何雨柱聽完後開始思考。
這長的太慢了,要是洋豬喂飼料的話三個月就能出籠。
難怪後世吃的基本上是洋豬。
我國本土豬一年才能出籠,而且也就能長到150斤左右。
除了看書何雨柱還打算找些專家諮詢諮詢。
或者下鄉找些有經驗的老農瞭解一下。
“光天你做的不錯。”
何雨柱鼓勵了下他就離開了。
下午何雨柱到圖書館找完資料就去了肉聯廠。
得到回應,何雨柱就進了辦公室。
看到來人,王廠長很意外:
“什麼風把你這個大忙人吹來了。”
“王叔這不是有事找您幫忙嗎。”
王廠長大手一揮:“老規矩,陪我喝我完酒再說。”
“您定個時間。”
王廠長拍了拍桌面:“我就喜歡你這個痛快勁。”
“這週六晚上,正好我兒子也在家。”
“咱們一起喝個痛快。”
喝酒的事定下了,王廠長這才提起正事:
“柱子說你要幹啥。”
“是這樣的王叔,我想請您幫我介紹幾位養豬方面的專家。”
王廠長關切的問:“你養的那幾頭豬出問題了?”
“不是,是我發現在這豬長的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