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澱粉幹了。
何雨柱找罐子將其裝起來等其發酵。
總得來說,製作一共三步:
發酵,提取,精製。
弄好之後,何雨柱就回去了。
走到家門口時。
發現已經枯萎的向日葵。
一拍大腿。
廠裡空地不是挺多的麼。
自己可以先申請幾畝地。
做為試驗地。
種植各種糧食蔬菜之類的。
小麥可以,水稻就有些困難了。
像紅薯玉米這樣的,稍微兌點靈水。
那產量不槓槓的。
這兩樣東西的莖、葉子、杆還可以用來養豬。
豬的糞便經過充分的腐熟。
還可以成為種植作物的優質基肥。
這樣一來就形成一個迴圈了。
冬天嘛,可以用溫室大棚來進行種植。
據何雨柱所知。
60年代初,我國一些地區已經有了大型玻璃溫室。
骨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遮光面大,玻璃也不規範。
也沒什麼配套裝置,利用率極差。
自己完全可弄一些農村那種簡易的大棚。
搭一些鋼筋,用塑膠蓋上,冬天可以給上面蓋些稻草之類的。
就是現在塑膠不太好弄。
現在雖然有一些塑膠了,但很少。
何雨柱準備先找廠裡看能能幫忙弄來一些。
不過路子還是要一步一步的走。
何雨柱進屋後將自己的計劃寫了下來。
看得婁曉娥一陣迷糊。
“傻柱,你幹嘛呢,外面站了半天。”
“進來後就一直寫到現在。”
看到何雨柱終於忙完了。
婁曉娥迫不及待的問了起來。
何雨柱將自己的想法仔細的和婁曉娥說了一遍。
“所以你就是因為製作味精原材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