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羅贊一上場,就用標誌性的急停後仰中投,命中了兩分。
這種急停後仰和李冰常用的幹拔都是一樣的道理,利用身體天賦贏得投籃空間,防守人也很難封蓋,基本就是賭手感,看自己能不能命中。
分差回到4分球,李冰不願意再單幹了,風險太高,叫來替補上場的易鑑連打了一個掩護戰術,李冰順下,吸引了雷吉埃文斯協防,李冰快速擊地回給到易鑑連。
易鑑連得球並沒有第一時間出手,而是向內線移動,巴尼亞尼只能出來補防,這時易鑑連將球吊給籃下已經無人防守的羅賓洛佩斯,後者輕鬆上籃得手。
李冰和易鑑連擊掌。
如果擋拆後只會中投,那永遠也沒法領略科爾戰術的精髓,恰恰是外線吸引包夾後,大前鋒拿到球后繼續向內線移動,然後形成兩個內線的二打一,獲得輕鬆得分的機會。
易鑑連的戰術領悟力還是非常靠譜的。
李冰帶領球隊不斷追分,後面劉易斯、布萊切也回到場上,外線的攻擊力進一步上升。
德羅贊漸漸體力也沒法跟上李冰了。
在最後三分鐘裡,猛龍只得了2分,而奇才對李冰命中了一記中投,並且創造了內線空間,辛裡奇也不負眾望,命中了兩次關鍵的內切上籃。
奇才憑藉最後時刻連續得分,加上李冰、辛裡奇的罰球穩定,最終126:121主場擊敗了猛龍。
李冰全場出戰48分鐘,投籃25中12,其中三分球8中2打鐵了一整場,罰球5中4,拿到30分,14次助攻,12個籃板的大號三雙。
劉易斯也得到20分,辛裡奇更是打出了25分的賽季新高。
快節奏的比賽讓全隊的資料都受益。
全場出戰48分鐘再次重新整理了媒體對李冰的認知,因為李冰明顯打了48分鐘還富有餘力,李冰第四節連續追防德羅贊,進攻端還能完成扣籃,相當於一個人幹了兩份工作。
賽後採訪中,科爾對李冰讚不絕口,表揚他就是一個戰士,是奇才隊當之無愧的領袖。
媒體轉向詢問李冰,
“ice·ee,為什麼選擇在比賽中出場48分鐘”
李冰淡淡地說了一句,“因為這場比賽只有48分鐘。”
長劍如風,常伴吾身。
……
第二天就是背靠背客場迎戰凱爾特人,奇才眾人沒有休息,直接坐上了去客場的飛機。
然而科爾卻不允許李冰同乘飛機,告知他背部不適,要接受理療師治療。
李冰只能獨自搖搖頭,好吧,科爾還是科爾。
當晚球隊理療師就在主隊更衣室裡面,為李冰進行了初步治療,冰敷,來緩解李冰背部、腰部壓力。
“出場48分鐘,李冰,你要是場場這麼打,估計下個賽季就看不到你了。你難道想要這就是你最後一個賽季嗎。”理療師吐槽到。
喜歡nba寫輪眼請大家收藏:()nba寫輪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