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江晟的工作藍圖,複製人開始將原先的通道口封死,然後在旁邊向左打出來一個拐口,用來放置氣壓服的相關裝置。
其實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足夠的空間來放置兩樣裝置,這樣就能讓更多的複製人外出去進行探索和資源採集工作了。
因為這個拐口並不是單單一個平臺,而是上下兩個平臺,這兩個平臺都可以安裝氣壓服檢查站和氣壓服存放櫃的,只要記得上下兩個穿戴邏輯設定方向是相反的就可以了。
現在江晟的殖民地有大量的勞動人員,很快就能將這個拐口以及原先的通道封死。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麻煩了,就是接通氣體管道和電線,因為氣壓服存放櫃是需要輸送氧氣和電力的。
如果是在殖民地內部的話,這還不是很困難,但這個地方建造的位置比較深,比最深的蓄水池還要深一個房間的高度,所以這兩種線路連線進來的工程都不算小。
首先是電線,從工業區以最短的路徑連線電線過來就需要穿過蓄水池或者蓄水池以下沒有挖掘過的空間。
這樣工作量就太大了,而從基地上方往下繞比較節省勞動力,但線路結構又太過複雜。
所以江晟絕對將上方為太空服鍛造臺提供電力的那條電線牽引下來一個分支,為這裡氣壓服存放櫃提供電力。
但這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力過載的問題。
普通電線的電力負載是1000瓦,而光是太空服鍛造臺一個裝置的功率就是480瓦,而每個氣壓服存放櫃的功率是120瓦。
也就是說在太空服鍛造臺工作的情況下,電線最多隻能提供給4個氣壓服存放櫃工作。
雖然太空服鍛造臺一般情況下不會工作,但如果建造太多氣壓服存放櫃,這條電線還是有過載的可能性出現。
不過眼下這也是唯一的處理辦法。
至於氣體管道就更加麻煩了,因為製氧模組在殖民地的最右上角,而這個氣壓服檢查點位於殖民地的最左下角,就算直線距離也就是相當長的。
而且這種氣體管道不比電線的纖細,建造一個粗大的氣體管道在殖民地裡橫穿還是很不美觀的,還影響整個殖民地的管道佈局。
所以江晟決定還是從基地裡的氧氣擴散器上方直接接過來一條氣體管道,用基地裡的氧氣提供給氣壓服存放櫃。
這樣的話管道長度會減小的最短,而且基地由於是江晟主要活動的區域,氧氣供應量也一直比較充足。
安排好這些規劃,江晟就開始讓複製人施工了。
由於這些管道和電線的複雜,穿過的地方也很多,複製人需要頻繁在基地裡跑動才行,所以也是花費了兩個小時才完成所有的配置。
而且中途江晟覺得還是應該在這個新建立的氣壓服檢查點設立上覆制人運動感測器和吸頂燈,用照明系統來增加複製人穿戴氣壓服的速度,否則穿戴起來就太慢了。
這又增加了複製人一部分的工作量。
最後,花費了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提供給複製人進行外出探索的氣壓服穿戴與檢查點終於是完成了。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