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檢視上,目前殖民地裡的製氧模組已經開始運作,並且由於電解水裝置比氧氣擴散器更具效率,導致氧氣問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是困擾殖民地發展的問題。
相比之下,其實二氧化碳的處理才是大問題,也就是廢氣排放問題。
而再往下的溫度檢視也沒什麼異常,該熱的地方熱,該常溫的地方常溫。
況且之前江晟剛剛透過建造隔熱磚牆壁、加裝變溫板、增加冰霜蘿蔔等一系列措施來降低製氧模組和工業區的溫度。
短時間內如果沒有更好的技術,確實在溫度控制上沒法更進一步。
而以目前工業區最高28.6c的水平來看,進一步的溫度控制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病菌檢視,這是江晟很少去觀察的檢視。
首先是這個諾亞星球的生物多樣性非常差,無論是小型動物、微生物還是病菌,其實種類和數量都是比較稀少的,基本上沒有的地方就是沒有,不會憑空誕生出來。
而且這個殖民地的初始點非常不錯,距離帶有病菌的地方都具有一段距離,只要減少與這些地方的接觸,讓複製人儘量不去那些地方接觸到可能有病菌的地方,殖民地就不會接觸到任何病菌。
不過這是江晟之前的想法,在看到病菌檢視之後,江晟的想法就改變了。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殖民地裡的病菌情況竟然一點都不容樂觀!
雖然病菌沒有透過複製人攜帶的方式進入殖民地,但是複製人本身也是產生病菌的源頭。
複製人在進行排洩的時候會生成食物中毒細菌,這是江晟早早就知道的。
不過江晟覺的洗手池能夠洗掉這些細菌,也就沒在意。
但其實這些細菌只是被洗掉,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而已,並沒有被徹底殺死。
這些細菌寄生在洗手池管道、抽水馬桶等等和清洗相關的地方,淋浴間也有一些。
最要命的就是汙水池,位於衛生間下方、工業區上方的汙水池裡面基本都是食物中毒細菌。
而且這些細菌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池子當中了,它們已經飄到空氣中,隨著空氣已經散佈到了汙水池氣動門的附近,以及汙水池的抽水平臺上。
複製人平時基本不會進入到汙水池中,但在需要使用汙染水的時候還是會來到汙水池裡利用手壓泵來打水上來。
尤其是最近江晟增加了種植園的數量,還新增了一臺農業站,複製人為了給肥料合成器提供原料,就需要頻繁跑到汙水池來進行打水。
這些食物中毒細菌會隨著複製人打水的這一過程再次回到複製人的身上,或者是透過開啟的氣動門來傳播到外界的空氣中。
目前江晟透過病菌檢視的觀察,發現整個殖民地靠近汙水池的附近竟然大部分都沾染著細菌。
而且汙水池的惡臭味也慢慢傳上來了,如果站在基地右側的上下通道旁,能隱隱約約聞到那股惡臭的味道。
所以在瞭解到這種情況後,江晟覺得當務之急是對殖民地進行一次汙染大清理。
並不是將殖民地的汙染物清理掉,因為汙染物對於殖民地來說也是一種資源。
這是一個主要針對病菌和異味的清理。
為了能讓這次清理活動的效果更好,江晟也專門解鎖了與除掉汙染相關的科技。
這是氣體科技的三級科技之一,名字正好就叫做除汙科技。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