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走呢,怎麼燈就關了?”
江晟抬頭看了一下頭頂的吸頂燈,自己確實是站在複製人運動感測器的訊號識別範圍內,但吸頂燈卻沒有亮起來。
可是剛才複製人在這裡的時候,吸頂燈確實是亮起來的。
難道...
江晟趕緊指令一名複製人過來站在吸頂燈下面。
當複製人走到複製人運動感測器的訊號識別範圍內時,吸頂燈第一時間亮起來了,這就證明並不是剛裝上的複製人運動感測器壞掉了,而是...
江晟不是複製人。
江晟當然不是複製人,不過按照正常感測器的原理來說,江晟這種人形生物站在感測器的識別範圍裡應該也能觸發效果,可實際上並沒有。
也就是說,這個複製人運動感測器的原理並不是和人類的感測器相同,這很可能又是一個針對複製人存在的指令性建築。
殖民地裡的一些科技不能完全按照人類科技為原型來看待,比如這些指令性建築,它們的存在更多是以複製人為核心而存在的,它們是複製人科技的衍生品。
這些科技的原理尚不清楚,但只要江晟不是複製人,就不能觸發以複製人為核心的附屬科技。
可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江晟沒法觸發這個複製人運動感測器,就沒法使吸頂燈處於開啟的狀態。
這樣的話自己不就用不了裝上覆制人運動感測器的吸頂燈了嗎?
原本江晟想要為基地加裝上照明系統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想看到基地裡面有光照。
但現在為了節省電能,就要犧牲自己的光照作為代價。
這是什麼邏輯?
江晟這個科技應該不可能這麼坑,應該會有補救的辦法。
複製人運動感測器、訊號線以及吸頂燈已經構建起來一個完整的智慧家居系統,那麼多餘的那個訊號開關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江晟趕緊讓複製人在牆邊建造一個訊號開關,然後用訊號線將其連線在複製人運動感測器與吸頂燈的訊號線上。
訊號開關的模樣倒沒什麼問題,就是正常的開關,只是比一般用手指頭的開關要大上不少。
當形成一個完整的訊號線路後,江晟開始試驗這個東西到底怎麼用了。
首先是如果訊號開關處於開啟的狀態下,複製人如果離開復制人運動感測器的識別範圍,吸頂燈就會關閉,和原來的情況沒有任何差別。
但如果訊號開關處於關閉的狀態下,無論複製人離開或者不離開,吸頂燈都會處於開啟的狀態。
這下江晟就弄明白了訊號開關的用處了。
訊號開關就是決定複製人運動感測器與訊號線之間連線的開關,如果訊號開關處於開啟狀態,複製人運動感測器就會控制吸頂燈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