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剛剛獲得基因藍圖的王奇峰。
王奇峰的技能點雖然總和是5,但這是因為他的壞特質是削減技能點型別的,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性格方面或者習慣上的壞特質。
如果按照技能點機制來計算,對他就不太公平了,因為王奇峰的技能點總和是削減了相當於一個壞特質的部分。
把這部分壞特質損失的勞動力補上來,其實王奇峰的總和也是相當於6點。
也就是絕大部分人的初始技能點總和就是6點,只有極少數人有7點技能點,至於8點的人更少。
這代表什麼呢?
是不是代表著人類在基因層面上的優劣性?
或者是其他什麼更深層的含義?
對於這些,江晟不知道,但至少現在明確的是王奇峰對於提升殖民地的發電量非常重要。
將王奇峰列印出來,殖民地裡現在就一共有九名複製人了。
由於王奇峰初始的操作技能就是7點,所以符合職業站進行職業化的條件,可以直接進行職業化了。
在等待王奇峰進行職業化的空隙,江晟先開始檢視最新研究出來的科技。
蠻力精煉:用於生產粘土和再生沙子的低技術精煉方法。
解鎖:窯爐、碎石機。
江晟在解鎖了擴音器科技之後,選擇進行研究的科技是一個名為固體材料科技的科技樹分類。
這是與食物科技、電力科技等眾多科技分類的屬於同一級別的分類,只不過這個科技是不存在一級科技的。
一般科技樹的研究是循序漸進的,需要從一級科技開始進行研究。
但有的科技型別並沒有一級科技,起點就是二級科技。
這種科技需要解鎖前置科技之後才能開始研究。
比如這個固體材料科技的最低階科技就是蠻力精煉科技,屬於二級科技。
雖然它是固體材料科技裡面最低階的科技,但是並不能直接研究,而是需要先解鎖殖民地發展科技的一級科技,職業管理科技。
這相當於借用了其他科技的一級科技作為自己的解鎖二級科技的前置條件。
這個也很好理解,就是現代科技有一些科技起點比較高的科技,在其他科技無法達到的情況下是無法進行研究的。
上世紀有很多科學家提出過非常有意義的研究,但由於當時科技水平無法進行該項研究而終止。
這就是因為前置科技並不滿足當前科技的研究條件。
而在殖民地裡,複製人的科技將這種情況更加具象地表達了出來。
需要解鎖其他科技才能開始研究的科技分類並不止這個固體材料科技一個,還有自動化科技、火箭科技等等。
這些科技聽名字就和這些一般的科技類別不是一個水平的,自然要提高一些解鎖的門檻。
而且這個解鎖的門檻也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按照殖民地的需要來規劃要解鎖的科技,其實並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
比如,江晟是因為想要獲得精煉銅才開始研究固體材料科技的。
而研究精煉銅是因為電控站的建造需要精煉銅為材料。
電控站是電力科技的三級科技擴音器科技,屬於高階研究,只有高階研究才能研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