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殖民地正好就缺少一位農民,或者說是缺少高耕種技能,可以透過職業化成為農民的複製人。
之前江晟從來沒有留心尋找這麼方面的人才,所以也就沒有這樣的複製人。
但從理論來講,耕種技能高的人肯定是比高科學的人好找。
因為複製人的科學屬性判斷依據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工作、愛好等等一些隱性內在的部分,如果不夠了解對方,江晟是很難判斷對方是否具有高科學技能的。
而且從事科研的科學家也不是江晟可以隨意見到的。
但耕種就相對比較好找了,因為耕種說白了就是種地,只要找到真正的農民,大機率就擁有著相對比較高的耕種屬性。
而且耕種這個應該不算是骨子裡的天賦,江晟沒聽說什麼人天生就是種地的材料,所以只要職業是農民,大機率耕種屬性也會比較高,不會像科學那樣。
總的來說,複製人的科學並不是與科學相關的工作就一定有很高的科學,主要部分是每個人潛在的特質,比如對科學的嚮往等等。
但複製人的耕種是一種職業技能,和人內心裡的想法或者內在潛質沒有太大關係。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自己怎麼去找農民?
江晟所在的城市可是整個華夏的首都京城,經濟水平高度發展的黃金地帶,放眼望去全都是高樓大廈。
想在這裡找農民?
連田地都沒有,怎麼找農民?
雖然老話說往上導三代,誰家不是農民?但很明顯,血統裡是農民並不好使,因為江晟獲取的七個基因藍圖裡沒有一個人有高的耕種屬性,只有彭小燕因為有養植物的習慣,有一點的耕種屬性。
看來這個耕種屬性需要切切實實從事過農耕工作的人才能具有,最次最次也是要種花的水平才行。
這讓江晟之前想要去農學院看看有沒有耕種屬性高的學生的想法也破滅了。
農學院雖然是專門學習和研究與農業相關知識的學科,但真正能下田去幹活的學生,恐怕不多吧。
本科階段大部分都是理論知識,能涉及到實踐知識並且需要大範圍耕種的還是需要更高的學歷。
除非能找到農學院的試驗田,在試驗田工作的研究生應該會有比較高的耕種屬性。
可是這樣的話,自己還不如直接出城到外面哪個村裡隨便找一位農民更方便。
江晟就是因為不想出城到太遠的地方,所以才想辦法在城裡面找一位農民的。
其實就算找到農民,接下來也比較麻煩,因為自己還要接觸人家的身體才能獲取到基因藍圖。
自己用什麼藉口才能接觸到別人的身體呢?
能夠想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握手了。
不過具體以什麼理由才能與別人握手,既要仔細考慮一番了。
...
從出租房出來,江晟先打車到了最近的菜市場。
要提到耕種,想到的就是作物了,而整個京城裡能夠想到最直接與作物接觸的地方就是菜市場了。
在菜市場說不定能夠接觸到農民。
這是一個大型蔬菜市場,裡面除了蔬菜之外,還有雞鴨魚肉調味品等與吃食相關的食材,不過江晟主要是要去找農民,自然是進到蔬菜區裡找。
“這菜新鮮嗎?”
江晟停在一個攤位前面,擺攤的是一位年齡五十多歲的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