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明末第一梟雄 > 第八十四章 嵩山少林寺!

第八十四章 嵩山少林寺! (第1/2頁)

推薦閱讀:

嵩山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府登封縣境內,山脈東西綿延一百二十餘里,由太室山、少室山兩部分組成,雄峙中原,群峰聳立,層巒疊嶂,美景如畫!

常言道:‘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嵩山也不例外,大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少室山的五乳峰下!

李精白夫婦都是崇佛之人,每年都會來少林寺一趟,參禪禮佛,修身養性,順便與寺內的高僧大德們探討佛學之精妙。

如果實在忙碌,不能親自前來的話,也會派遣心腹之人,把禮佛的貢品送到少林寺,以示虔誠之心!

這次兒子能夠轉危為安,固然是薛羽出手相救的,但是夫婦二人認為,也是平時虔誠禮佛,承蒙佛祖的保佑,這才讓貴人登門相助的。

因此上,準備了好幾車的貢品,叮囑兒子一定要送到少林寺來,好好的虔誠禮佛,最好再請一枚護身符,以保佑出入平安、長命百歲!

李巖不敢違了父母之命,這才中途拐了一個小彎,來到了少室山下,準備禮佛之後,再行前往洛陽!

薛羽遊歷過大半個中國不假,可大都是深山老林、戈壁沙漠這樣的無人區,少林寺久聞大名,卻一直沒有機會前來,正好藉著這次機會,好好看一看這座禪宗祖庭!

把商隊留在了山下,讓項管事負責照看著,李巖、薛羽、小鼠、百花蛇四個向著少林寺的山門走去,結果沒走出多遠,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

“隆!隆!”

……

少林寺的山門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隊伍排的都見不到頭尾了,雜亂之聲猶如雷鳴一般,卻不是來上香禮佛的,而是來喝粥的。

災情太嚴重了,為了救濟附近的災民們,少林寺的僧人們取出存糧,在山門前開設粥棚,結果登封縣的人差不多都跑來了,才造成了這樣的局面!

看這個架勢,只怕排到日落西山,也進不了山門,薛羽、李巖一商量,既然前門進不去,乾脆走後門算了。

於是向人打聽之後,繞到了五乳峰的側面,很快找到了一條小路,李巖走在了最前面,充當著領路人!

“羽哥,你知道少林寺,和少林僧兵的來歷嗎?”

“聽過一些故事,但不太詳細!”

“小弟給你講一講如何?”

“願聞其詳!”

……

薛羽從未來過少林寺,李巖也是第一次來,可架不住讀的書多啊,當即詳細講述起來……

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下旨在少室山北麓敕建了一座寺廟,由於其坐落在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之後歷經百餘年,少林寺香火鼎盛、門徒日多,逐漸成為了擁有眾多農田,和龐大寺產的大寺院!

隋朝末年,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亂,擁有龐大寺產的少林寺,成為了山賊們攻擊的目標,為了保護寺產,少林寺僧人開始練習武藝、以武護佛!

到了大唐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率軍討伐王世充,久戰不勝、死傷慘重,在這個緊要關頭,少林寺曇宗等十三名武僧前來助戰,一陣大破敵軍,並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則!

李世民為感激少林僧眾,各賜僧袍各一襲,良田四十頃、水碾一具,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來源了。

到了大明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東南沿海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明衛所軍已經腐朽,難以抵擋倭寇,於是朝廷就徵調了一支少林僧兵,前往東南地區抗倭!

少林僧兵人數雖少,卻是武藝高強、勇猛無比,每次作戰都是手持鐵棍,高宣佛號,衝入敵陣之中,電掣風翻、旋轉格殺,縷縷大敗倭寇!

曾經創下過以三十名僧兵,殲滅倭寇百餘人,而己方僅四人輕傷的戰績,少林僧兵戰力之強,有此可見一般了。

之後朝廷遇到難事,往往徵調少林僧兵救急,僅有記載的,就有六次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僧兵畢竟是方外之士,國家有難、挺身而出,戰事結束、退居修行,故而深受世人的尊敬,這也是少林寺香火鼎盛的原因之一!

“巖弟果然學識淵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羽哥誇獎了,小弟萬不敢當,嘿嘿!”

“不過嗎,巖弟在熟讀經史之餘,應該抽空去買一個指南針了!”

“哦,買指南針何用?”

“咱們好像迷路了!”

“啊!”

李巖善於背書,有過目不忘之能,可領路就不行了,帶著大家轉悠了好幾圈,也沒找到少林寺後門,反而來到了一片塔林中!

凡是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大和尚圓寂之後,弟子們會把他的骨灰或屍骨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而塔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大和尚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功德大小來決定的!

這裡大約有兩百多座塔,年代久遠,形狀各異,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想來是歷代少林高僧們的埋骨之地!

最新小說: 紅樓之涵師兄來也 色淚 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