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明末第一梟雄 > 第六十三章 三百兩黃金!

第六十三章 三百兩黃金! (第1/3頁)

推薦閱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雙方的關係越來越親密,猶如一家人一般了,眼看著時機成熟,李主簿決定攤牌了!

“賢弟年紀輕輕的,卻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日後必能透過科舉入仕,高居廟堂之上,就是入閣拜相、封妻廕子,也是大有希望啊,這一杯酒嗎,就恭祝賢弟,早日金榜題名、飛黃騰達,請!”

“多謝兄長吉言,請!”

一杯美酒下肚,李主簿揮了揮手,三名姨娘停止歌舞,躬身退了出去,大堂內的氣氛隨之肅穆起來。

“唉,賢弟有所不知,我李家也是官宦世家,祖上曾經出過尚書、侍郎、知府這樣的高官,可惜後世子孫無能,致使門庭逐漸的衰落了!

愚兄少年之時,也曾頭懸樑、錐刺股,苦讀四書五經,希望透過科舉入仕,重新光大門楣!

可惜天資有限,一連數次參加鄉試,全都名落孫山了,如今年過四旬,精力大不如前,就算繼續考下去,只怕也是希望渺茫了!

只好寄希望於五個犬子身上,那知他們也都不成大器,至今連個童生都考不上,又如何光大門楣呢,日後到了九泉之下,我也愧對李家列祖列宗啊,嗚嗚!”

李主簿訴說著家史,說到了動情之處,竟然嚎啕大哭起來,涕淚橫流,衣衫盡溼!

“爹呀,兒子們不孝,讓您老人家失望了,嗚嗚!”

“子孫無能,門庭衰落,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嗚嗚!”

……

五個胖子也加入了二重奏,或是頓足捶胸,或是以頭觸地,哭的一個比一個傷心。

李家父子如此痛哭,一半是做給薛羽看的,另一半也是真傷心了!

大明朝的科舉考試太難了,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首先你得家境優渥,才有讀書的機會,因為大明朝的務農、打工率是95左右,有能力脫產讀書的人口不到5,你若投胎不好,生在了貧寒之家,這一關就過不去。

只有殷實人家,才有能力培養子弟讀書,進而走上科舉之路,第一關就是考童試,又分縣試、府試、院試,全部闖關成功者,可以獲得‘秀才’稱號,而秀才的錄取率僅為百分之一!

換算過來,大約兩千個人裡面,才能出一個秀才,妥妥的地方學霸!

之後是三年一次的鄉試,也就是省一級的考試,透過者成為舉人,成功率大約百分之二!

換算過來,大約十萬人中出一個舉人,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平均一個縣裡面,能有兩三個舉人就不錯了。

接下來,舉人們進京參加會試,也是三年一次,每次錄取一兩百人,透過則為貢士;最後還要到皇上面前再考一次,稱之為殿試,前三名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餘者賜進士、同進士出身!

其中,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員,殿試第一名為狀元,如果有那個幸運兒,能把三項桂冠都收入囊中,就是傳說中的‘連中三元’了!

自從有科舉以來,歷經唐、宋、遼、金、元、明六朝下來,有幸連中三元者,也不過區區十四個人罷了!

不客氣的說,科舉考試之難,就像是一場地獄闖關遊戲,只有集大智慧、大毅力、大氣運於一身的極少數幸運兒,才能走到勝利的終點!

餘者都倒在了一座座難關前,三場辛苦磨成鬼,兩字功名誤煞人,便是最真實的寫照了!

李家的祖墳上,又沒長出蒿子來,子孫考不中科舉,也是正常之事。沒有蒿子這一點,薛羽可以證明!)

如果考上了,那才是不正常呢!

最新小說: 魔獸要塞 紅樓之涵師兄來也 色淚 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