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
發熱陰虛須早治,養營益氣莫蹉跎,
血不榮心寸口虛,關中腹脹食難舒,
骨蒸痿痺傷精血,卻在神門兩部居!
《經》曰:血虛脈虛。曰: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曰:久病脈虛者死。
…………
薛羽的確聰明,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把《瀕湖脈學》倒背如流了,裡面的各種藥方也牢記心中!
要想成為一名神醫,光會背書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學會製藥、把脈、針灸等本領!
因此上,自我感覺還不錯的薛羽,決定製作幾枚藥丸,來驗證下自己的學習效果。
名稱:六位地黃丸。
數量:八丸!
功效:滋陰補腎,對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等病症皆有療效!
之所以選擇製作六位地黃丸,原因有三:
其一,這種藥丸配方簡單,只需要六種普通的藥材,而且在山裡面就能找到,採集起來很容易。
其二,這種藥丸的製作方法簡單,按照醫書上說的:‘只要教導得法,雖八歲小童,亦可煉製!’
薛羽有十四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靈魂,製作這種藥丸肯定沒問題的。
其三,六位地黃丸是一種溫補的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絕對吃不壞人的。
如果連這種藥丸,都能弄出差錯來,那就趁早改行吧!
薛羽說幹就幹,很快就把藥材、和製藥工具都準備好了,還掐著手指算了半天,專門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
又把小夥伴們聚攏過來,觀看自己的製藥過程,讓他們見證一位神醫的誕生!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全,接下來就是製藥了,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挑選熟地黃八錢,山萸肉、幹山藥各四錢,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錢。
其次,將山藥等四味軋為粗末,與熟地黃、山茱萸同搗爛,曬乾之後,再軋為細粉!
最後,將細粉、蜂蜜、水按照一定比例,均勻的調和在一起,滋潤成塊,分坨、搓條、制丸……
具體細節,就不一一描述了,總之薛羽前後忙活了兩個多時辰,終於製出了八顆藥丸!
“老大,這就是六位地黃丸嗎,樣子有點奇怪哦?”
“我以前在藥鋪裡,見到過六位地黃丸,跟這個有點不一樣!”
“有點不一樣?”
“完全不一樣!”
六味地黃丸制好了,樣子卻不敢讓人恭維,有的圓、有的扁,有的長、有的短,大的就像是鵪鶉蛋,小的則像是綠豆!
顏色也各不相同,有黑色的、有黃色的、有白色的,還有五顏六色的,看著就那麼怪異!
小夥伴們面面相覷,眼睛裡面就剩下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