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爭執,完全影響不了林桐的腳步。
林桐將遼國人給的黃金換成了銅錢,為了掩人耳目。
林桐把黃金分成了十多份,除了透過金不喚來兌換銅錢以外。
還從各個錢莊進行了兌換,為了安全,林桐把所有的錢放入了酒坊的地窖之中。
村裡的護衛隊無時無刻的進行輪換看守。
一切就緒之後,在以林桐和林展為首的拆遷委員會的帶領下,林家村進行浩浩蕩蕩的搬家運動。
村南邊的所有住戶,搬入了對面的住戶中。
一切安頓好以後,所有的村民,除了六歲以下的孩童。
但凡是能下地,能喘氣的全部投入了拆遷的工作中去。
這還遠遠不夠,在林展的建議下,請來了李家村和王家村的青壯年進行幫忙。
與林家村一牆之隔的萬家村,反而是被林家村忽略了。
其中的緣由,也不言而喻。
由於相隔較遠,加上林家村之前刻意的隱瞞了一些訊息。
李家村與王家村的村民在幹了活之後,才知道林家村的村民為何如此賣力了。
不僅每個月的月奉最低的都有三貫錢,而且每家每戶每個月都能免費領取豬肉和酒水。
這個訊息很快的傳到了李家村和王家村的族長耳朵裡,李家族長和王家族長也顧不得許多。
帶著禮物就找到了林老族長,想讓林桐在李家村和王家村也弄些酒坊。
"二位族長,不是我林某不給你們面子,實在是這個忙沒辦法幫!"
“怎麼可能?林桐他們一家不是林家人?肯定還得聽您的!"
老族長知道他們不瞭解情況,笑了幾聲之後,把林桐大致的發家史說了出來。看書喇
特別是著重的告訴這二位族長,林桐目前在朝中也是認識大官的,自己區區一個小族長,能有什麼用。
李家與王家的族長雖然常年窩在村子裡,也不是不知道人情世故的傻子。
林老族長都搬出朝裡的大官了,再加上人家林桐姓的是林,不是李,也不是王。
只是因為自己來幫忙了,就要求林桐在自己的村子裡也建造酒坊,那是無稽之談。
林老族長當然也沒有把話說死:“二位族長,這次拆遷的任務重,時間緊,如果你們的村子能在這次的事情中起了大作用,我相信林桐會看在眼裡的,到時候我再添把柴,有些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句話可起了大作用了,李家與王家的族長屁顛屁顛的跑回了村子。
動員起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來!
李家村與王家村一樣,都是小村莊,兩個村子加起來也只有二百四十戶。
為了支援林家村,這兩個村子也學著林家村一般,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裡。
剩下的所有人天天起早貪黑的在林家村進行幫忙,林桐也是來著不懼。
這兩個村子的人,與林家村一樣,工錢與伙食待遇一模一樣。
幹了有半個月之後,萬家村的人實在是受不了了。
每天每天眼巴巴的看著林家村熱火朝天,再加上李家村和王家村的村民每天回家的時候,又是豬肉又是酒的。
心裡別提有多彆扭了!
萬家村有二百戶人家,其實大部分人家都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