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華這才聽明白了,他再一次拿起他們的摺子,看到上面送來的孩子果然多是四、五歲的年紀。
他指著上面兩個人問:
“那這兩個人是什麼意思?一個十三歲、一個十四歲。”
公西月想了想,“他們應該是家中沒有年齡合適的兒子,才送了這麼大年紀的人來。”
什麼意思?
程元華還是沒明白。
看著程元華一臉求解答的表情看著自己,公西月在心裡嘆了口氣,論謀算,元華是真的差遠了,也不知道這些年他是怎麼安然無恙過來的。
“這兩人是衝著開言來的,如果我沒料錯的話,開文身邊的同窗中也有他們的晚輩。”
這一下,程元華才真的生氣了。
“他們心裡的彎彎繞繞怎麼這麼多?連姜家人都算計上了?”
可不是嗎?
公西月在心裡想道:
雖然說自己有了小懌,但她終究是個女孩子,以後是否能順利登基尚未可知。姜開文兩兄弟是自己的侄子,自己一向很看重他們,先不說以後怎麼樣,至少與他們交好是絕對錯不了的。
司屹這個時候倒是忘不了損程元華兩句:“你以為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想到裡面有這麼多算計,程元華就覺得沒意思。
“我以前在軍中時對他們如親兄弟般,他們還這般算計,想想都心寒,特別是東林和保和,怎麼也學著這一套了?”
想明白他們的目的,公西月心中之前的那一絲不舒服反倒沒了。
“想方設法為子孫後代謀些福利也沒什麼,其他人都上了奏摺,喬東林和駱保和也不能顯得與眾不同。”
“那我怎麼沒看到唐百林的?還有南夷洲都護使石太東的?”
“細辛私下給我寫了信,和奏摺中的內容差不多,至於石太東,或許是沒有這麼小的兒女吧?”
所有的都護使中,石太東的年齡是最大的,如今已有50多歲。
程元華這才不說話了。
司屹問公西月:
“那你打算準了這些奏摺嗎?”
“嗯。”公西月答道:“既然他們有這個想法,我就答應了他們。孩子們到了後,全部安排他們住到宮中,請老師給他們啟蒙授課,如果能因此多培養幾個人才也是好的。”
……
第二天的朝會上,公西月親口同意了各地都護使送孩子入皇城的奏摺,並且將皇宮中相臨的兩座宮殿及一處空地稍做改動連到一塊,改名祥瑞殿,給這些孩子們住。
……
一個月後,這些孩子們陸續到了皇城,小的孩子每個人身邊還跟著兩個奶孃。雖然年紀都還小,但家中的人都有交待過,都沒有吵鬧,只緊張地跪下向公西月行禮。
都是朝中重臣的兒子,公西月並不為難他們,每個人都親切和藹地問了幾句,便讓坐在一旁的公西懌帶著他們去安頓了。
黃芪如今任著宮中殿中省正三品的大總管,她親自安置了這些孩子,奶孃隨著他們同住,另每個人安排了兩個大宮女、四個內侍服侍著。
……
唐元正也到了皇城,與其他人不同的是,與他一起來的還有細辛和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