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鴻德看著公西月,“難怪你前世不敢違背誓言,看來你的重生是有天機的。”
公西月卻不再多言。
關於千年帝星一事卻是不能宣之於眾的。
“你能對我坦誠,我便再思考幾日。這幾日你去聽查先生講學,查先生就是剛才和我下棋之人。”
“是。”
“你自己找地方住下,三日後再去我家找我。”
公西月應下。
……
第二天,公西月按照甘鴻德所說的地址求見查先生。
查先生,名永浩,字正光,江南城有名的大儒,著有《心經》、《律法》等著作。
公西月讀過查先生的書,但她不是讀得很懂。
公西月遞了拜帖,門人恭敬地將她引了進去。
剛進院子,入目就是一片花海,白色、粉紅、紫紅,美麗而不嬌豔、柔弱又不失挺拔,隨風搖曳生生不息。
公西月認識,這是海外的一種菊花,寇紅珠的院子裡也種了,但寇紅珠院子裡種了各種花,這種菊花只種了一小片,夾雜在那些名貴的花中一點都不顯眼。
但現在,這麼大一片花海,全部都是這種菊花,就顯出了它的美麗,它的熱情與燦爛。
公西月在這片花海前駐足了一小會,才抬腳往裡走去。
查永浩是在一間書屋裡見的公西月,書屋四周擺著幾個冰盆,一進去就感覺到了涼意。
這間書屋應該是查永浩專門接待上門請教的學生的,查永浩正盤腿坐在一個案幾後。
見到公西月,查永浩也不拘謹,指著下面那些案几道:“你隨便坐。”
公西月對查永浩行了一個學生禮,然後在其中一個案幾後坐好。
“遠端說你很聰明,有大才幹,但他既然還讓你來找我,必然是你還有疑惑的地方,今天我們只以友人身份清談,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公西月應下。
“先生,我最大的疑惑就是一個國家的治理不知道到底應該用哪一種思想?”
見公西月開口就是問這個大題,查永浩也正了神色。
“從古至今,主要有三種治國思想,即人治、法制和無為而治,你個人更為推崇哪種呢?”
人治是至今為止被歷代君王們奉為正統的思想,是“法治”的對稱。
就是統治階層以軍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倫理等物質與精神的手段,對佔社會絕大多數的其他成員進行等級統治的社會體制。
法治是建立法律和制度,用法律和制度來治理國家。
無為而治主張君主要虛靜無為、臣子百官進行分工,相互配合,由此實現國家的治理。
公西月曾經問辛湘玉,在她們那裡治理國家用的是何種手段,辛湘玉說是法治,可公西月總覺得辛湘玉嘴中的法治用來治理大宇朝不一定完全行得通。
公西月想了想道:
“無矩不成方圓,我認為依靠法制來治理國家是根本,但又總覺得法治似乎也沒有那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