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前,古人就有祓(fu)禊(xi)之禮。
進入黃曆季春三月,此時處在陽氣轉盛、陰氣轉衰的轉折點上,天地清明,陽氣盛發,萬物皆已萌芽,古人認為此時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可以消除不祥。
後來慢慢發展到採蘭、嬉遊、飲酒等活動,儷人、公子王孫在上巳日到河邊春宴也就成了一種風尚。
三月三日
今天是宋太后舉辦河邊春宴的日子。
昨天晚上,公西月宿在了中原王府。
吃完早飯後,細辛開始替公西月打扮。
替她梳了個頂中梳形似螺殼的髮髻單螺髻,再隨意插了支金釵,眉心畫了火焰狀花型,眼角用胭脂掃了紅、嘴唇輕輕抿了紅。
真是“螺髻鬆鬆沾玉潤、櫻唇淺淺印珠紅。”
妝扮好後,司屹拉著公西月的手去叫寇紅珠。
寇紅珠原本極少參加聚會宴會,就連宮宴因為不想和中原王坐到一起也總找藉口推辭。
但如今有了公西月陪伴,她倒是很高興參加今天這個河邊春宴。
寇紅珠今天梳了個烏蠻髻,簡單地插了兩個小花簪,眉心畫了個三片樹葉狀花型,很是隨意的打扮。
但她原本就長得極美貌動人,梳此髻更是添了幾分英氣。
“母妃,今天全場肯定沒有比你更漂亮的人。”
公西月由衷讚歎。
寇紅珠很是歡喜,接受了公西月的誇獎。
她原本就是一個爽利性子,最不喜也不擅言語機鋒,而公西月也是能直接說的話就不喜歡拐著彎說的性格,因此兩人相處起來倒甚為相得。
司屹先將寇紅珠扶著上了馬車,阿梅也隨後跟上,他和公西月則另乘一輛馬車。
除了他們四人,自然還有司土司火等人跟隨護衛。
春日宴設在皇城外的洛水河畔。
洛水乾流全長1600多里,流經洛府、中原皇城等。
馬車沿著洛水河畔的大道走,只見洛水河畔熱鬧非常,大人、孩童,連同平日難得邁出門的女子都穿上了新鞋踏青、探春。
普通百姓多是三五成群、隨意自在,而貴族小姐們則是在侍從奴婢擁簇之下姍姍而行。
洛水河畔長長的柳葉垂下,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遊戲笑鬧,穿插期間,真是春景無邊、春意盎然。
馬車一路往前行,直到其中一段方才停下。
這是洛水河畔風景最好的一長段,昨日就被圈了起來,外面有宇林軍看守,正是此次宴飲的地方。
公西月下了馬車,和司屹、寇紅珠、阿梅一起往裡走,司火司土等人則被攔在了外邊。
早有奴婢清理好了河邊道路,鋪上了厚厚的油布和厚毯,很有些陣仗。
能參加此次宴請的,俱是中原城內有名的世家子弟以及朝廷正五品以上官員的家眷。
公西月陪著寇紅珠漫步走著。
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微微的河風吹在身上,令人心情大好。
單看兩人的服飾打扮,那就只是一般富貴人家的家眷,可只要有眼光的,就不會忽視兩人身上高華的氣度。
這時,傳來隱隱約約的琴聲。
幾人朝著琴聲而去。
是一群貴族子弟在論藝。
正在彈琴的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公子,頭冠白玉、一襲華服,面若皎月。
公西月於琴棋書畫只是略通,她聽著這琴聲只覺得好聽,讓人心曠神怡。
至於哪裡好她卻是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