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把照料兩個妹子的任務交給人家,一無所知怎麼能成,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智慧生靈,不是史書上的幾句話語,歷史的話可以參考,卻不能盡信。
“小童虞周虞子期見過陳夫人,舍妹多蒙照料,不勝感激。”
“看這孩子說的,鄉村婦人哪當得起夫人,婦道人家沒別的本事,照顧孩子也是應當的。”
“哪裡,舍妹頑劣,平時只能跟著我們這些少年胡鬧,都快變成假小子了,現在有夫人照顧,多半能讓她收斂些。”
“假小子,這話倒也有趣,你要是不嫌棄,就叫我一聲陳家嬸嬸吧,子期既然有字,看來是家學淵源了?”
“這倒不是,我和小妹流落已久,幸得義父師父收留,才能苟活於亂世,這字,是師父給取得,陳嬸讀過詩書?”
陳母目光有些閃爍:“愚婦人哪來的機會讀詩書。”
虞周自己有個毛病,越是不熟悉的人,他就越客氣,除非對方沒有好臉色,他才冷臉以待。在戰國呆久了,這個毛病又進一步升級了,不自覺的就會學古人說話。
所以在別人看來,虞周的說話方式有些拽文,三兩句下來,陳母也被他帶的用起了雅言。
一個整日勞作于田間的婦人會說雅言會用謙稱還只是略微出格的話,再加上那滿身文氣就不那麼簡單了。
交淺言深,再問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收穫,只能讓陳母疑心,一番觀察,初步覺得這是個厚道仁慈的婦人,也就稍稍放心,至於深層次的,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什麼都瞞不住。
心中有了決定,虞周話鋒一轉,說起自己平日的趣事來,一個有意交談,一個性情慈善,倒也一時其樂融融,當陳母得知隊伍裡那個不起眼的老頭就是虞周師父的時候,氣氛更加熱烈起來。
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搬家這樣的事情兒子不可能一點不透漏原因,想到一代高人就在身邊,婦人的眼神中熱切帶著忐忑。
虞周裝作沒看懂她欲言又止的眼神,繼續閒聊,這讓陳母放鬆不少,漸漸也說些陳嬰小時候的糗事相和。
陳嬰二十有餘,按理說比虞周高一輩,只是看在魏老頭的緣故,陳母預設了兩人平輩相交。
好景不長,平靜的旅途很快就被打破,鍾離眛細碎的馬蹄聲率先踏碎一片祥和。
“陳壯士,此乃何地!”
“追兵到了?這連一半路程都不到啊,來的好快!”
看著慢吞吞的眾人,鍾離眛心急如焚:“太慢了,對方來勢洶洶,我沒敢近前細看,怕是有幾百人,這樣下去遲早被追上。”
“那就讓家眷們繼續前行,我等在此稍作攔截!”
一群剛放下農具的傢伙能有多少戰力,鍾離眛心中沒底,只是現在別無他法,也只能如此了。
三兩句話的工夫,遠處已經傳來了號角聲,這讓眾人一下子緊張起來,魏轍調撥馬頭,開口道:“慌什麼!準備迎敵!”
喜歡千秋月落別楚將請大家收藏:()千秋月落別楚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