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偷也是學過些招式的,上躥下跳的,慌不擇路就跑到了城北長柳巷。
安璃郡主帶著護衛窮追不捨,小偷越跑越心慌,從一個高處屋頂跳到低處屋頂時,因那處屋頂年久,不夠牢固,小偷就直接從屋頂摔進了屋內。
要巧不巧,小偷還砸在了屋內的床上,還砸暈了正在床上做些不可描述之事的一對男女。
而追趕而來的安璃郡主和護衛們,恰好看到這一幕。
安璃郡主的護衛們抓住了小偷,卻發現被小偷砸暈的那一對男女,正是隆豐公主和聶彰。
恰在此時,接到報案的京兆尹帶著一隊衙差匆匆趕來,卻看到被安璃郡主的護衛控制住的小偷,以及被砸暈了,衣衫不整、動作曖昧的隆豐公主和聶彰二人。
捉賊捉贓,捉女幹捉雙。
這下,齊活了!
京兆尹一個頭兩個大,偏偏他帶著衙差來勢洶洶,把附近的百姓都驚動了,這下,目擊證人都有一大群,想要徹底地封口是不可能的了!
京兆尹儘可能地控制住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的百姓,就急忙忙進宮求見聖文帝,但因著太后娘娘前幾日感染了風寒,聖文帝、皇后、岑陽長公主等人都在太后的宮裡侍疾,下令不許任何人打擾。
急得火燒眉毛的京兆尹不得不等在外殿。
後來還是留在大將軍王府的一個盛景盈的嬤嬤得知了訊息,立馬趕去岑陽長公主府上求助,公主府再派了人往宮裡送信,守在太后床前侍疾的幾位天家貴人才知道這事。
可是,已經晚了!
因為大將軍王府在城南,岑陽長公主府在城東,既然訊息從城北傳到城南,再傳到了城東,不也就相當於傳遍昱京城了嘛!
這下,就算是聖文帝想要用皇權手段控制訊息的傳播,也已經做不到了!
除非他下令以殘酷手段封住昱京城所有老百姓的嘴,不然,流言蜚語是無論如何也止不住的!
為了一個外甥女,毀掉多年來的明君形象,變成一個殘暴的君王,要做這種事,聖文帝除非腦子有病!
聖文帝很是愛惜自己的羽毛,他選擇大義滅親!
所以,聖文帝不顧太后和岑陽長公主的求情而頒發了詔書,言明隆豐公主做出如此不守婦道之事,失了天家顏面,他痛心至極,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他奪了盛景盈的公主身份,貶為庶民,並且流放三千里。
聖文帝為了樹立自己公正無私的君主形象,也為了履行那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對盛景盈是從重判決了的。
太后非常喜愛盛景盈這個外孫女,她對此傷心不已,原本就感染了風寒,這下病得更重了。
至於岑陽長公主,一直將盛景盈視為掌上明珠,經此一事,不僅大受打擊,也對聖文帝這個親弟弟寒了心。
而得知訊息的大將軍王這一次又是揹著藤條進宮請罪去了,道是他管教無方,理應同罪。
他不求請,只請罪,這樣的態度很是讓聖文帝讚賞。
聖文帝自然不會責罰大將軍王,對被帶了綠帽子的大將軍王又是一頓安慰,還給了不少賞賜。
大將軍王為了表示衷心,也效仿聖文帝的大義滅親,大義凜然地休掉了盛景盈!
而兵部尚書聶大人這邊,他也親自綁了兒子聶彰進宮,任憑聖文帝處置。
聖文帝自來愛才惜才,但這件事影響惡劣,只得治兵部尚書一個教子無方的罪名,將他連降二級,成了兵部侍郎。
這一處置,卻是從輕了的。
由此可見,在聖文帝的心中,鞏固皇權,籠絡臣民,比親人重要。
而聶彰同樣被貶為庶民,流放三千里。
這事就以此落幕。
至於幾家歡喜幾家悲,專注於吃瓜的老百姓卻不關心。
梅芳園。
安璃郡主聽著臺上“咿咿呀呀”的調調,很是開心。
一旁的郝甜端著一大盤紫葡萄,吃得歡暢。
安璃郡主這下也不心疼郝甜搶她的葡萄了,她好奇地盯著郝甜,“你是哪來的訊息?掐這麼準!”
喜歡農門閒女之家裡有礦不種田請大家收藏:()農門閒女之家裡有礦不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