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嬤嬤的注意力也被討喜的小崽兒們吸引,也沒能發覺。
郝甜走到旺仔身邊,偷偷地塞給他一個紅包,“姑姑給你的,她們幾個沒有,你別說出去,這是咱倆的秘密。”
旺仔委屈的小心心瞬間被治癒,他目光晶亮亮地看著郝甜,覺得郝甜今日格外好看,比他娘還要好看!
郝甜領著跟在她身後的橙花和胖牛同冉老夫人拜了年,道了吉祥話。
冉老夫人也都給了紅包。
四小隻在冉老夫人跟前討巧賣萌了一會兒,坐不住了,郝甜讓胖牛帶出去溜溜。
其餘的人依舊在廳裡坐著,說說笑笑,氣氛融洽。
冉老夫人活了大半輩子,頭一次過一個沒有繁文縟節的年節,只覺一身輕鬆,臉上的笑都透露著無比的輕鬆愜意。
再說,自打她的女兒沒了,小外孫女兒走丟了之後,她再也沒有真正地、發自內心地開心過,以往就算是臉上堆著燦爛至極的笑容,內心裡也是淒涼一片。
高門嫡婦,誰沒有幾張臉。
但外人只知她人前的風光盛景,卻不知她人後的心酸悲苦。
所以現下,她心中開心暢意,面上表現的也是最真實的情緒。
冉老夫人拉著郝甜說話,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她給郝甜講京中趣事,郝甜就告訴她鄉野趣聞,二人交換著講,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
今日午飯,冉老夫人說在她這邊吃。
自打認了親,縣主府與冉府別院打通後,吃飯都是在一處,冉老夫人和旺仔嚐了新鮮,垂涎著胖牛的手藝,所以一般都是胖牛下廚,都在縣主府吃飯。
而冉府別院這邊本來就有廚房,養著一個手藝不錯的廚子。
兩府主子不多,對吃的也不算挑剔,但加上府裡的僕人,也有幾十號人。
胖牛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冉府別院這邊的廚房也沒斷火,廚子每天也會做些吃食,端到縣主府那邊。
到了冬天,冉老夫人畏寒,不喜外出,就時常到她這邊來吃飯。
昨夜的團圓飯是胖牛掌廚張羅,累著他了,今日就換冉老夫人這邊的廚子上陣。
紅纓青繡在廳中擺飯,齊嬤嬤和橙花上前幫忙。
冉老夫人現在身邊貼身伺候的,除了齊嬤嬤就是紅纓和青繡。
冉老夫人身邊原先一直有兩個嬤嬤和四個一等丫鬟伺候著。
齊嬤嬤和巫嬤嬤都是冉老夫人的陪嫁丫鬟,這些年冉老夫人身邊伺候的人換了好幾撥,就留著這兩個老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等丫鬟檀兒和翠兒被巫嬤嬤策反起事,冉老夫人起先將人關著,待審問之後,就送了官,官府按罪奴處置了。
冉老夫人回鄉來,覺著不需要帶這麼多人,就把紅纓和青繡二人留在鎮國公府協助管家管理鎮國公府的一大攤子事兒。
可出了中毒一事後,冉老夫人身邊就剩一個齊嬤嬤可以信賴,只好又把這二人招了過來。
郝甜不喜原先的翠兒,檀兒也就見過一次,眼下再一對比紅纓和青繡,她就知道這兩撥人差別大多了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郝甜稍稍對比,就覺得紅纓和青繡太能幹了!
幾人剛擺了飯,胖牛也帶著四小隻進來了。
廳裡備了熱水,四小隻自覺地洗了小手,擦乾水,才上桌吃飯。
因為四小隻的小身子身量不夠,郝甜特地讓木匠做了兒童椅,以便她們也能上桌吃飯。
“童稚婦人不上桌”的規矩,在郝甜這裡不成立。
鎮國公府倒有這個規矩,但冉老夫人心大,用一句“她現在不在鎮國公府,不算壞了鎮國公府的規矩”,成功地安慰了自己。
冉老夫人和郝甜相處半年,在規矩一事上,郝甜讓她大開了眼界,而郝甜的那些言論,也成功地說服了她。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愛屋及烏,冉老夫人寵著郝甜,也就縱容著她“不守規矩”。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為了死規矩折磨活人,簡直是蠢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