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在抽血化驗,哥哥陪著他……”羅序又看了一眼霍駿的表情,補充說道:“他本來要跟我一起下來的,但是怕媽媽一個人抽血會疼。”
霍駿修煉多年的不動聲色如今被一個孩子看破,叫他內心慚愧,於是趕緊轉移話題叫羅序上車。
小黑孩動作利落,很快爬到了副駕駛上,道了一聲謝謝叔叔。
霍駿差點方向盤脫手:“別客氣,叫哥哥就行。”
羅序瞅了他半天,一臉喪權辱國的表情,小聲道:“哥,哥哥好。”
霍駿這下滿意了。
羅序坐定了,從書包裡掏出了小巧精緻的盒子來,包裝精緻,說裡面是韓思萊自己做的小點心,“這是我哥讓我給你的。”
霍駿車上帶著個孩子,必須要注意安全駕駛,一時騰不出手,就說:“你幫我開啟,我先嘗一口。”
半晌又在想萬一裡面夾了小紙條什麼的,把正在動手的羅序給喊停了,“等等,你放車後座去,我等下自己開啟吧。”
羅序「哦」了一聲,乖乖放下了點心盒。
霍駿又問:“你哥還說什麼沒有?”
羅序眨眼睛,“他讓我謝謝你,說如果我把別人打了要賠錢的話他會轉給你的。”
霍駿樂壞了,穩穩開著車帶羅序往培訓學校去。
順便掏出自己的手機來,點開了跟韓思萊的對話介面,扔給了羅序:“跟他講一聲我接到你了,叫他放心。”
羅序聽話照做,韓思萊還不忘囑咐他記得謝謝霍先生,語音傳出來,霍駿知道這是他在藉著教育羅序感謝自己呢。
心裡一會兒覺得受用,一會兒又覺得這禮數太周全了就生分。
倒是羅序自覺自動地回了他哥一句:“我會跟霍哥道謝的,你放心吧。”
霍駿腦補了一下韓思萊聽到這句的反應,覺得身邊這小黑孩將來是要大有作為的。
小男孩時期似乎對霍駿這種型別有天生的崇拜與好感,羅序很快跟霍駿熟絡了起來,也不像剛開始拘謹,他好奇地打量著霍駿的車,道:“你的車真神氣。”
霍駿看著路,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他講話:“嗯哼,買了幾年了,新的時候比較好看。”
羅序掰著手指頭講:“這個地方敞亮,以後我也要買一個這樣的,可以帶上我媽和我哥。”
霍駿忽然一怔。他想明白一件事,國外很多車的品牌可以一直火上很多年,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們從小就坐長輩的車,有對品牌的感情加成在。
對於更早獲得了較好經濟水平的地區,大部分人不是從自己這一代開始買車,而是從小坐著家裡的車長大。
於是等他們長大之後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跟隨長輩一生的品牌。
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安全的,經歷過檢驗的。
對於第一代車主來說,勸導他們去買車的時候可以跟他們說車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把車往高大上了去誇。
把它跟「自由」「丈量世界」掛鈎。
但是對於從小在有車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這種觀點有些跟不上了,他們並不羨慕有車這件事。
車子可能更接近洗衣機、冰箱這樣的家庭用品,它們的實用性大於身份象徵。
一直困擾霍駿的問題終於有解,他們不該想辦法把一款外形並不出眾的車營銷成一個身份標簽讓人去追逐,而應該抓住這是經典款升級的特點,它的前身已經陪伴很多家庭安全地走過了漫長歲月,現在坐過那些車的孩子長大了,他們該給自己買一輛車了。
而在他們認知裡的第一個選擇應該就是這個曾經坐過的這一款。
霍駿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喚起這樣的認知,從對品牌感情的角度讓新生代的消費者來買這款車。
霍駿沒想到羅序一句話給他點透了這個核心創意,車開到培訓班那邊停下,霍駿高興地把羅序的臉揉到變形:“你小子和你哥真是我的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