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一邊嫌棄一邊在乎
霍駿收集了團隊裡所有人對於韓思萊的意見,發現觀點跟他賬號下的評論驚人重合。
如果說韓思萊是網路時代一件走紅的商品,那這件商品的魅力恰恰在於他模糊的性別特質,所有把他往傳統男性魅力方向打造的嘗試都可能獲得走偏的效果。
方案需要做調整,霍駿顧及到韓思萊的感受,委婉表達了前面一個創意中的問題,誰知韓思萊卻哈哈大笑,說他很有自知之明,拿到創意的那天也覺得很難把握。
霍駿一挑眉:“你當時怎麼不說出來?”
韓思萊並不把自己當做一個看破不說破的高人,他姿態放得很低,剛剛那句已經是超出準線的吐露,現在又回到了心很大沒所謂的樣子:“我不是專業人士,提這些太冒犯,配合甲方的需求是我的工作。”
霍駿有些不贊同:“你有想法其實可以自己說出來,創意是不看專業的,只看好不好,合不合適。”
韓思萊抿著嘴笑得有些靦腆,這次是真的但笑不語了。
霍駿也很快想明白,他有那麼一瞬間把韓思萊當做自己手底下小朋友來教育。
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不管是創意還是執行層面,大多數人只會把韓思萊這樣的人當做一個實現的工具。
除非他的咖位大到讓人無法拒絕,否則只可能被認為是一個多事外行的無理取鬧。
這是行業裡存在的奇妙鄙視鏈。
就像他自己最開始也覺得韓思萊只是個會賣臉的好運氣年輕人一樣。
第一次試妝進行得不太順利,霍駿不免檢討自己,他一開始也並沒有對這個專案很上心。
手下人提的方案在客戶那裡透過,他也就覺得萬事大吉。
效果不如意,眾人都提早收工,韓思萊自己去把衣服換掉出來,有幾個年輕實習生眼睛亮亮地跑過來找他要合影簽名,他很熱情地配合,不見一點不耐的神色。
霍駿在一邊看著,沒有像往常一樣覺得自己團隊出品的創意滿分,效果不如意要判藝人全責。
他一邊審視韓思萊這個人,一邊心想口紅跟韓思萊的結合點不是這樣的。
是最初的方案不夠好。
這樣一個人,要怎麼去詮釋「色彩」才合適?
才會調動起顧客的購買欲呢?
他遇到有創意需要産出就會很著急,把現場交給其他同事,自己拎著筆電先走一步,韓思萊追上來跟他道了別。
霍駿以為他急忙跑向自己是有什麼重要的想說,事實證明韓思萊只是想把禮數做到周全。
事後霍駿看到工作人員的朋友圈,發現在他走後韓思萊請今天所有工作人員喝了咖啡,大家已經從工作不順的低迷氣氛中走了出來。
霍駿有一瞬間不滿,後面想想也確實,那些年輕人跟韓思萊年紀相仿,請咖啡也像是朋友之間的關系。
但如果霍駿在的話,越過他去招呼他的手下難免有越俎代庖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