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稍一思忖,就不再說話,那些年輕弟子於是就暗暗起了心思。又走了一程,這些武道年輕一輩已不小心走脫了七八成。
過了半日,眾人深陷群山之中,也不知走到了哪裡,石階仍是不見盡頭。這時候武宗弟子心念也開始動搖,都在計較,這地方廣闊,彷彿一片大陸,就是提氣輕身,飛掠而行,怕也要一年半載才能到盡頭,若跟著那姜封徒步而行,那要走到何年何月?
蘇澈早已不動聲色落到最後,拉著冉銘秦凝李嘉三女一起走的不緊不慢。他是仙武魂三道同修,又煉成先天陰陽氣,感知敏銳,雖然說不上哪裡不對,可感覺彷彿回到了那十幾年混沌界行走一樣。
那時候周遭環境全都是敵人,小到草木泥石,大到山川河流,就連呼吸的空氣,爬行的螞蟻,無一不充斥著惡意。
仙府之中當然不會有惡意,但蘇澈的精神就是不自覺地緊繃起來,這種感覺十分怪異,就是在混沌界也不曾有過的。
又走了半天,剩下的弟子精神倦怠,面露掙扎,顯然也開始堅受不住了。
姜封終於停了腳步,回頭說:“走不下去的,就改道小路吧,各憑機緣,都有好處。像我這樣一定要走到最後的,其實是辦些公事。”
於是就有許多弟子稟過李軍,改走小道。盞茶功夫,就餘下姜封、真虛真人、李軍,蘇澈和三女、武宗三個年輕弟子,和武當張艾子座下兩弟子這十二人。
又走了不知多久,連蘇澈都開始面露疲色之時,終於峰迴路轉,卻見了一飛瀑,旁邊巖壁凹進一塊兒,成了個天然石洞。
武宗弟子都覺精神枯竭,彷彿幾天幾夜沒休息,走了千萬里路一般。倒是武當那一男一女,許是兼修道門心法的緣故,看上去要好一些。而冉銘用了補天丹,李嘉上過天界,秦凝登過仙島,又要更好一些。
眾人沿階走進一看,這石洞約莫百丈方圓,其內有一深潭,深潭中有玉橋通往中央的石臺。這石臺也就十丈方圓,高於水面,通體皆青,其華若玉,其光如鏡,偏又無斧鑿工跡,渾然天成。
姜封見了就是一怔,自語道:“這也太招搖了,不對啊,這風格,這青石……似乎有些眼熟。”
不過走上前去,看到青石臺上稀稀拉拉擺放著的布袋石頭之類的雜物,姜封鬆了口氣。
姜封先拿起兩塊石頭,一塊兒給了真虛真人,一塊兒給了李軍,道:“五色石也就剩這兩小塊兒了,特意留給黃天鎮靈劍和清鋒劍用的,你們拿回去磨磨刃就行了。”
真虛真人和李軍看著手中灰撲撲的石頭,都有些發怔,五色石啊,就是傳說中的補天石,能夠給人間兩神劍開鋒的補天石,怎麼這麼不起眼?
姜封又捧起一個扁圓的金塊兒,兩面都坑坑窪窪,紋路密集,好像剛出土的狗頭金。他把金塊兒給了蘇澈,說:“煩勞交給何胖子,這是塊兒好金,正好讓他做金鑲玉,能賣個好價錢。”
姜封說的輕巧,但瞧他嘴角抽動,神色是極為肉疼。
蘇澈也接過了。
接著姜封拿起一片小鏡,對真虛真人打趣道:“這鏡子就給你徒弟,梳妝合用。”他想了想,說:“也罷,你這丫頭仙氣十足,我看了十分歡喜,索性再予你一件。”又給了秦凝一截彎彎曲曲的小根。
然後拿起一件紫色紗衣,一對寶劍,給了李嘉,說:“你師父道法是不錯,就是一動手來老貼身近戰,沒啥仙道風範。這劍不錯,這衣裳也結實,正合你們師徒風格。”
姜封看了看冉銘,又看了看青石臺上餘下的寶物,一時有些犯難。冉銘挎的弓箭也就那樣,可那星海劍氣息璀璨宏大,十分厲害。臺上寶物比星海厲害不是沒有,但都不合用,合用的又與星海不差多少。這等級數的寶物並非越多越好,性命交修,一件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