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姜合從前在宮中,對後宮女子之事瞭解不多,司空絮治理六宮有方,鮮少有後宮娘娘為皇帝爭風吃醋的事鬧到明面上來的。因此端康貴妃說出案本內容時,姜合一瞬間腦中閃過不少念頭。
司空絮之事,非是參與者不能知曉。端康貴妃既然知曉此事,那她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姜合手按在案本上,抿嘴問道:“還請娘娘全數告知。”
端康貴妃抹去眼中淚花,訴說了姜合不曾知曉的前塵往事。
“我與皇帝和娘娘的初遇,在我的家鄉,中州。”
天地之廣闊,東西南北看不到邊,緣分之渺小,僅在集市喧囂的擦肩。
中州位於皇城北邊,近在邊北的地方,那裡土地豐沃,適宜種植莊稼,因此早在大楚開朝時,宗祖皇帝便將中州,青州,西州化作大楚的糧食儲備區。
中州位於三州之間,産出量也巨大,一州一年所出的莊稼便足夠供養大楚五州與邊北將士。人們豐衣足食,是以中州民風甚好,到了崇明皇帝這裡,新朝之後,崇明皇帝便帶著皇後去了中州督收。
在熱鬧的集市上,身為州牧之女的端康貴妃,抱著田裡長勢甚好的綠色麥苗,直直的撞上了微服出巡的皇帝皇後。
皇帝對面前淳樸鄉氣的端康貴妃起了興趣,當即亮明身份,去了州牧府。中州州牧見皇帝親自來家中,便知自己女兒逃不掉入宮的命運,是以不得不割愛,忍痛把一心培養莊稼苗子的端康貴妃送入了宮中。
想起前事,端康貴妃悽然,“可我那時,早已有私定終身之人。”
進宮後,她受不了宮中規矩,求了皇帝住在遠處清淨的宮中,因著思念家鄉,思念麥田,思念心上人,端康貴妃僅入宮一月,便患上了心病。
心病連帶著出了身病,皇帝第一眼對她的驚豔,被她這病懨懨的樣子忘了個幹淨。幾次之後,皇帝便再也不來她宮中,下人們看皇帝臉色行事,漸漸的,她宮中膳食的用處,就只變得能果腹。
“春日凜寒,我好容易有點精神,便去了趟禦花園,回來後發了高燒,病來如山倒,我那幾日差點醒不來。”端康貴妃道:“幸得那時快二月二,娘娘請人來宮中做法事,親自來了我宮中。發現我這樣子後,娘娘命下人喚了太醫為我診脈,送了一應宮中應有的份例,並且時時來宮中看我,與我說些寬心的話。”
姜合不記得此事,想來那時他不過兩三歲。
“娘娘救了我,又好生待我,亦不逼迫我侍寢,我打心底感謝娘娘大恩。後,娘娘薨逝前,我得令回了趟中州,回來後便得知娘娘已薨逝的訊息。娘娘從前鳳體安康,甚少生病,是以我並不相信娘娘走的如此突然,便決心在宮中站穩腳跟,好好地查一查。”
“而後呢?你如何查出這些事的?”姜合問道。
“我最早以為,是後宮中人所做,娘娘雖治理六宮有方,卻也樹敵不少,後我在宮中整理父親的信,從信中看出了些端倪。初入宮中時,父親與我說起章大將軍與皇帝生了嫌隙,皇帝下令,運往邊北的糧草減半。糧草減半,一多半將士要餓著肚子打仗,且那時朝堂上,彈劾章大將軍獨斷之人十分的多,我讓父親留心查查。這一查,便查出了大事。”
姜合問道:“我母後之死與章大將軍有關?”
“正是。”
章大將軍在邊北領兵多年,邊北將士多半成了章家嫡系,聽從章大將軍之命之於皇帝更甚。章大將軍知曉朝中口雜,親自與皇帝說,請求皇帝往邊北派駐監軍,皇帝前頭笑他多疑,後頭便真的派了人去。
駐紮一年後,邊北,又或是說章大將軍並未任何對皇帝的不敬之意,恰好朝中缺人,皇帝又將監軍喚了回去。不知是那監軍心眼多,還是接了誰的令,竟在軍中無關緊要之處,如夥房,後勤中,安插了不少自己的探子。
姜合道:“而後呢,章大將軍做了何事,引得皇帝如此?”
“我父親在中州,從前就與章大將軍交好,他深知邊北戰時之苦,因此分了好幾次,偷偷地往邊北運去了足夠的糧草。”端康貴妃道:“章大將軍感謝我父親此舉,擺宴飲酒,酒後,與我父親說了他在邊北這些年所籌謀的大計。”
那時的塔楮十分混亂,章大將軍曾在草場救了東塔部落中的一個首領,首領以慈治部落,對塔楮多年的混亂痛心疾首,卻無從下手。章大將軍見過此人如何對待部落眾人,對此人有幾分欣賞。後,東塔首領在邊北軍營中住了幾日,見到駐防軍隊如此威武整齊,不禁為塔楮的明日著想,又想著部落中的動亂,便心生了一計。
“他祈求章大將軍助他統一塔楮,給出的回禮是統一之後,塔楮向大楚稱臣,歸屬大楚。”端康貴妃道:“章大將軍起先是不信的,後東塔首領為表誠意,回到部落後,將自己年僅四歲的獨子送去了大楚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