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出乎意料,驚詫這兩歲的小娃娃能真正說出此話,連帶著落在襄妃身上的目光都變了許多。
襄妃笑看一切,現下上前道:“多謝陛下厚愛,只是泊寧還小,只顧著抓弄自己熟悉之物,不懂此玉佩的珍稀之處,臣妾唯恐他摔碎,陛下愛惜幼子之心,臣妾與泊寧感激不盡。陛下不若讓他再抓兩物,湊個好事成雙呢。”
襄妃這話,一來說了姜政還小,不懂事。二來說了姜政抓著玉佩,只是因著常常見到而已。三來更是有幼子還小,不堪當大任之意。
殿中之人,不論是後宮的娘娘,前朝的大臣,亦或是諸位皇子,皆是一人長了四隻眼睛八隻耳朵之人,襄妃日日與皇帝在一處,對前朝之事略有耳聞。
她母家遠在中州,母子二人在宮中只能依靠皇帝,襄妃無意將幼子置於漩渦中心,讓這些心懷別意之人利用。
崇明皇帝贊賞地看了襄妃一眼。
“陛下,恕老臣之言,這玉佩是先皇臨終前交給陛下的,此玉非只有好看一用,背後所表的含義與權利若是被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啊!”說話之人,乃是大楚時刻只為皇帝的一大純臣,他之言,皇帝樂得聽。
老臣發言,其餘純臣黨派之人也紛紛站了出來,“還請陛下暫且收回玉佩,十六殿下年紀尚小,陛下又正值壯年,何必急於一時。”
“來日方長,還請陛下收回玉佩。”朝臣也都紛紛勸說。
跪了一地人,姜合也起身下跪。他是嫡子,如今又在眾皇子中年紀最長,他一起身,眾皇子也都站了起來。
“還請父皇暫且收回玉佩。”姜合淡聲道。
眾皇子跟著他一同說道:“還請父皇暫且收回玉佩!”
若說純臣之言是為了怕襄妃起壞心,挾幼子把持朝政,朝臣之心則是為了黨派之爭不這麼早結束,好讓他們有時間倒戈,那這些皇子,便是明晃晃的不想太子之位,落於這話都說不利索的孩子身上。
姜政扭身看了姜合一眼,小小心思打定了主意,伸出手道:“還給父皇——”
崇明皇帝笑了下,親了姜政一口,隨後將人放回抓周之物中間。他掃視了一圈跪地之人,好好地看了看其餘皇子,隨後淡聲道:“起。”
“多謝父皇。”
“多謝陛下。”
“泊寧歡心此玉,朕便逗他玩玩,你們不必如此。”襄妃接過崇明皇帝遞來的盤龍玉佩,給他重新系在了腰上。
崇明皇帝彎腰,看著站著穩當的幼子道:“泊寧乖,再去抓兩個。”
姜政行著不標準的禮,道:“是,父皇——”
除了皇帝的盤龍玉佩,剩餘抓周之物都是內侍們準備的,姜政在裡面轉了一圈,這次他並未直接拿,而是站在原地想了很久,才抬起了小步子。
他走到一把劍前,抓起了劍穗,隨後又抓起了一支筆。
眾人心道,這小殿下可不簡單,一抓抓住了代表皇權的玉佩,二抓抓了了文武滿手。
“小殿下來日定能文武雙全!”
“是啊——這些金銀珠寶,小殿下看都沒看一眼呢。”
“直直地就朝著毛筆和劍穗子去了,真真是個聰慧人。”
“好,哈哈哈哈。”崇明皇帝大笑道:“泊寧如此,定是襄妃教養有方,封襄妃為貴妃,封號端康,擇日行冊封禮。中州州牧這些年治州有方,恰好青州兵權無人接手,那便由中州治中接手吧。”
“臣妾謝皇上恩賜。”襄妃行大禮道:“臣妾亦替兄長謝過皇上重用。”
“起。”崇明皇帝道:“重新開宴!”
“是!”